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韦春桃1,周永绪1,朱 菲2,宋哲君3
    测绘工程.
    以石嘴山市为研究对象,基于GEE平台选取30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并加入 符合地区特点的盐碱度指标共同构建改进后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长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对1991— 2021年石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1991—2021年研究区的RSEI指数与绿度、湿度呈正相关,与盐 碱度、干度、热度呈负相关,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下降-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趋势。1991—2021年石嘴山市的 生态环境质量呈明显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上升区域面积为4 787.8km2,占比71.0%,显著下降区域面积为 117.4km2,占比1.7%。在1991—2021年,除主城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以外,其余地区较之前都有明显 上升,尤其是在沙湖以及黄河两侧。研究表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扩张,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内 陆湖以及土壤盐渍化改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善作用。
  • 郭乃琨 陈明剑 陈锐
    测绘工程.
    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各国海洋贸易的持续发展,船舶AIS系统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由此产生海量的船舶轨迹数据。如何对这些多维、动态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成为当前时空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在经典DBSCAN空间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对船舶轨迹数据进行清洗、压缩等预处理,并将其划分为特征点相连的子轨迹段,然后引入时间距离度量方法,实现对船舶轨迹的时空聚类。最后基于东海某海域(113°45′37″E~130°23′43″E,17°47′29″N~38°52′59″N)近一个月的船舶轨迹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经典DBSCAN算法,文中算法能够在兼顾时间信息的基础上,对船舶轨迹数据进行有效的时空聚类,为后续研究预测船舶的行为模式奠定基础。
  • 刘 立1, 2, 陈宏宇1, 刘 娟1, 董先敏1, 2, 王德富1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以“8·8”九寨沟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三查”技术成果和地质灾害 隐患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等为依据,研究地质灾害隐患实景三维场景中多源数据处理与发布、场景按需组装、快速分 发部署等关键技术,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研判分析和防治设计等实际需求,研发地质灾害隐患一张图三维管理平台。 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管理、风险分析、动态管控及相关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同时也为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和有地质灾害防治需求的区域,提供一套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和应急管理解决方案。
  • 肖 杰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阐述智能无人船搭载单波束测深系统在河湖库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根据无人船单波束测深原理及水 下地形测量技术流程,从测深水域范围确定、测线布设、测深数据处理与分析、水深数据精度检核、水下DEM 生成等 各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以山西省某水库为例,以较完善反映水底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兼顾测量效率和 成本,确定最佳技术路线和方案,为从事水下测量作业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程晓光 王婉秋 陆泉源
    测绘工程.
    在倾斜摄影测量领域,ContextCapture和其它商业软件对以多套投影坐标系交付三维模型的支持并不完善。在对OSGB格式三维模型目录和文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投影坐标转换方法,先使用OSG获得待转换模型的顶点及中心坐标,再进行投影坐标转换并偏移,之后先在OSGB文件数据流中检索转换前坐标的位置,最后将转换前坐标替换为转换后坐标。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软件运行速度快,转换后的模型显示准确、无变形、无闪烁。该方法很容易扩展到其它三维模型格式。
  • 刘硕 刘光博 刘尚国 李华智
    测绘工程.
    激光跟踪仪基于球坐标法测量原理,通过测角、测距实现三维坐标的精密测量,由于角度和距离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其全量程测量精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鉴于激光跟踪仪可以在任意安置姿态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文中首先分析"仪转角"和"仪顶角"两个术语的基本含义,区别传统的"水平角"和"竖直角"。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以仪器测角、测距的标称精度为依据,对激光跟踪仪的点位测量误差进行解析。以Leica AT930型激光跟踪仪为例,重点分析"测角线性误差"和"测距误差"的悬殊性。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空间三维坐标精度随各观测要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解析点位精度"与"标称点位精度"之间的精度差异。
  • 祁向前1, 2, 孙德浩3, 贾连星3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针对单实相遥感数据分辨率不高以及“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导致的地物错分问题,依据多时相NDVI植 被指数建立决策树判别规则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分类及面积提取,并对来年种植趋势进行预测。通过监测样本点3— 10月的NDVI植被指数变化情况,确定分类阈值并构建决策树分类方法,计算8幅影像的NDVI植被指数,利用决 策树分类方法对9种地貌类型进行分类,并对比农作物两年种植面积变化规律,对来年的种植进行分析和预测。实 验结果表明,两年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85 8和0.910 0,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76%和 92.54%,9种地貌类型的遥感分类总体在精度上达到高度一致。
  • 冯徽徽 邹滨 翟亮 马慧云
    测绘工程.
    为提升我国新时期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针对遥感类课程思政建设需求,从遥感定义、原理、特性以及应用等方面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哲学元素,并从遥感应用的时效特征挖掘时政元素。具体而言,从“遥远的感知”概念、“电磁辐射”“尺度效应与时空异质性”以及“遥感综合分析与应用”等方面分析遥感内涵与哲学世界观、“物质—运动”“整体—局部”“理论—实践”等思想的结合点,并从卫星传感器核心技术、遥感应用以及时代榜样力量等方面探讨其与大国崛起、国家实践需求等融入方式。在此基础上,以“环境遥感”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考试考核等全链条教学活动,介绍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方式,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姜 芸1, 王 军2, 3, 杨继文3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黑土是公认的肥沃土壤,但我国黑土耕地质量由于连年耕种导致土质严重退化。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 价是落实黑土保护的重要手段,准确快速地获取耕地质量信息也是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遥感作为一种新方法,为 大范围、短周期获取黑土区耕地质量信息提供可能。文中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整理了常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指 标和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质量 监测体系框架,从耕地质量指标定量反演方面,分别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定量反演的研 究现状,概述了基于遥感技术在地形特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信息提取方法与数据基础;从耕地质量间接监测方 面,分析了基于植被特征指数的耕地质量间接监测的研究现状。针对研究现状中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 吕伟才 方新建 杨旭 王磊 杨震
    测绘工程.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新工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实践,提出了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通过重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筑牢"以本为本"防线等改革措施,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的"基础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对我国同类型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 罗 艳, 刘 荣, 肖根如, 王胜平, 辛俊伟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在信息化测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摄影测量学”作为测绘类专业核心课程,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 式单一、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主要聚 焦以下4个方面: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更新课程教学手段,建设和推广在线开放课 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教学充分融入分层次导学理念,强化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调整学生考评方式,加入过程化考评模式。通过将该教学改革模式引入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
  • 张文,黄声享,李洋洋
    测绘工程. 2018, 27(2): 37-41.
    针对目前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大型工程对自动化变形监测的需求,利用测量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目标精确照准、读数的特点,研发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文中详细介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工程测试验证该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 周润杨,薛玫娇
    测绘工程. 2018, 27(2): 20-25,31.
    由于高纬度地区气温气压值及变化率与中低纬度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发布的多种对流层延迟模型在高纬度地区使用的精度会不同。为了给高纬度地区BDS/GPS用户提供更好的对流层延迟模型选择,文中采用UNB3,EGNOS和GPT2模型,以IGS发布的ZPD产品和SINEX文件作为参考,对比基于这三种对流层延迟模型计算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量以及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可知GPT2较UNB3和EGNOS在高纬度地区定位中有更好的精度表现。
  • 尹长林, 许文强, 姜 琦, 颜佳炜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针对当前倾斜摄影建筑物三维模型单体化和轮廓提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对倾斜三维模型分层 “切割”和基于多边形几何相似性判定的单体化及轮廓提取方法。该方法以倾斜摄影三维Mesh模型为对象,通过在 不同的高程平面上对建筑物的三角格网进行投影、栅格二值化以及栅格-矢量转换等方法,提取建筑物的初始轮廓 集,再采用一种多边形空间相似性判别的方法对轮廓集数据进行单体化计算和建筑轮廓提取,最后实现建筑模型的 单体化渲染。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依赖第三方数据、自动化程度高、单体化和轮廓提取一体化的优点。该 研究可以为当前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的实体化处理提供技术参考和方法选择。
  • 潘 斌1, 蔡志刚2, 刘微微2, 曾玉娟3, 王 博3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提出一种城市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的直线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基于曲率的区域增长方法分割三维点云平面, 对每个点云平面进行二维投影,并进行网格化和二值化。其次通过稳健的二维线段检测方法获得平面的线特征,将 二维线段重投影至三维空间得到相应的三维线段,构造线特征集。最后对线特征集构建基于固定网格的直线空间 索引方法,实现基于线特征的点云索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直线提取误差较低,相对平面相交法效率更高,能够 有效提取城市建筑物的直线特征,通过索引提高了特征查询效率,可满足高精度区域分割和三维建模的需求。
  • 孙宪龙 韩李涛 周丽娟 郭佳
    测绘工程.
    针对室内点云数据无结构化属性、数据间无连接、不承载语义信息且数据点密度高的特点,结合建筑物点云几何特征和室内导航需求,通过数据降维简化建筑几何特征提取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室内点云数据提取建筑物墙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向特定方向投影,利用点云密度直方图完成天花板面、地板面和房间墙面的初步分割;然后将房间墙面点云数据向地面投影,生成点云分布矩阵并将其转化为二值图,利用Hough变换算法提取直线,并利用直线方程求取交点得到备选墙线;最后将备选墙线和墙线点云二值图进行叠加从而获取最终建筑墙线。
  • 李万林 周英帅
    测绘工程.
    地质灾害的监测和灾害隐患的排查一直是近年来受到国家重视的问题,而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台风等也是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08-10,"利奇马"台风登陆浙江,其带来的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次生地质灾害。根据InSAR技术覆盖范围广、不受云雾雨雪天气影响等特点,使用2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双轨D-InSAR方法对浙江省的南部地区进行台风受灾前后的地表形变监测,得到研究区域在2019-07-28—08-21的形变情况,同时对研究区域中下沉量级较大、出现异常的区域进行排查,并和GPS结果进行比对,最终找到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和隐患区域,为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和排查提供数据支持。
  • 罗 艳,夏元平,刘 荣,辛俊伟,王胜平
    测绘工程.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如何将专 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是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建 设为例,通过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痛点,逐渐厘清教学思路,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 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上作出探索。
  • 王志勇1, 战丽丽1, 解斐斐1, 刘健辰1, 卫黎光2, 任 芳2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学生培养中存在的综合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人才培养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改革。分析遥感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与新工科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给出具体 的解决方案与途径,构建了“线上学习+精讲课堂+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课下创新训练”五维度交叉融合的教学 模式,完善专业导师负责制下的“实践教学+网上实践教学案例库+科研项目+企业培训+创新大赛”的育人模式。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 陈铭达 车德福
    测绘工程.
    为提高罗盘校正场磁偏角和真方位角的测量精度,文中提出采用GNSS测量技术和经典方格网磁偏角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GNSS精密星历参与平差,同时采用测站基线向量直接解算真方位角的方法,可提高控制点基线的相对中误差和真方位角值的精度,避免多项误差累积。采用方格网磁偏角测量方法,可有效检核磁偏角测量中观测异常值,提高磁偏角测量的可靠性,实际建立的罗盘校正场磁偏角测量精度达到1′48″。文中方法对各类罗盘校正场的规范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 应申 苏俊如 刘之林 张雯博
    测绘工程.
    以开放性问题的方式调查大学新生对地理空间的认知,通过让被试者绘制其从家乡入学的路线,并在经过简短的地理和地图基础知识理解后再进行同一问题的路线描述,试图发掘基础地理知识对路线理解的前后变化、揭示空间认知能力如何体现在绘制路线上。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者会选择文字、示意简图、方位图方式绘制心像地图,具有较强的空间记忆能力;经过地理和地图基础知识介绍后,被试者的描述方式发生改变,增强了空间感知能力和知识叠加能力;选择交通方式的不同对路线描述、途经要素的选择及途经地点数量会产生重要影响;地理和地图基础知识的介绍对途经地点的数量和行政等级几乎没有影响;山川河流及知名建筑等地理要素对人认知记忆产生重要影响,是路线描绘过程中的重要标志;远距离路线描绘会出现等级空间思维而"详-略"结合的地图刻画。实验揭示了路线描述的个体差异和上述的共同点。
  • 甘 露1, 王志斌2, 张少波2, 韩明敏3, 陈 攀2, 黄威翰2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针对目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布设密度不足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将Android智能手机放置于 固定点上作为基准站进行智能手机间相对定位的方法。超短基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智能手机伪距和载波双差残 差均呈正态分布,这说明残差中不存在有色噪声成分,无需对传统的伪距、载波双差模型修正。将测地型接收机作 为基准站,智能手机作为流动站的相对定位结果作为比较对象,同型号智能手机间相对定位精度与比较对象定位精 度相当,不同型号智能手机间相对定位精度差于比较对象定位精度,所有组合的智能手机间相对定位内符合精度都 差于比较对象的内符合精度。动静态定位结果表明,将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基准站进行智能手机间相对定位可实 现亚米级定位精度。
  • 宋丽洁1,吴 政2,戴昭鑫2
    测绘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功能区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 现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基于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对POI数据构建 “空间面积—人口热度”二元权重计算模型,滨城区进行功能区划分并分析结果。经过精度检验,Kappa系数为 0.772,功能区的识别精度较高。结果表明,主城区的混合度较高,其承载着主要的居住和生活服务;滨城区功能的 空间分布具有一般集聚的特点,呈东南—西北分布趋势,且在各个方向上发展较为均衡。功能区划分能够为城市科 学合理的规划提供借鉴,及时发现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并能够优化解决。
  • 罗恒 贺彪 郭仁忠 王伟玺 蒯希 夏碧露
    测绘工程.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影像的广泛使用,用户对影像的直观效果和应用能力越发关注,图像质量和解译能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决定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的应用能力。本研究探讨面向用户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图像统计特征、图像解译度评价了高分七号前、后视影像的可用性和制图能力。结果表明高分七号前、后视影像具有较好的光谱特性和纹理效果,影像能够为目视解译和自动化信息提取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此外,高分七号后视影像解译度等级(NIIRS)能够达到4.127,可以支撑1∶7 000比例尺制图的图像质量需要,完全满足1∶10 000标准比例尺的初始设计目标。
  • 王宇谱, 吕志平, 黄娴, 翟树峰
    测绘工程. 2018, 27(1): 20-23,30.
    摘要 (1258) PDF全文 (466)   可视化   收藏
    IGS的多GNSS实验项目(Multi-GNSSExperiment,MGEX)所提供的事后精密卫星钟差作为一种基础 性的GNSS数据产品。在分析MGEX事后精密钟差产品特点的基础上,设计用于卫星钟差精度评价的内符合精 度指标和外符合精度指标。基于该指标对MGEX的欧洲定轨中心(CODE)、波茨坦地学中心(GFZ)和武汉大学 (WUM)三个分析中心2015年的事后精密卫星钟差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GFZ的卫星钟差精度相对最 差,CODE的卫星钟差内符合精度最高,WUM的卫星钟差外符合精度最高,三个分析中心的卫星钟差内外符合 精度平均值分别为0.307ns和0.322ns;随着GPS系统的更新其卫星钟差的精度有所提高,同时GPS系统中 BLOCKIIF铯钟的钟差内外符合精度均最高;CODE的卫星钟差内符合精度随卫星钟类型的不同变化相对较小 。
  • 韩玲,秦小宝,陈鲁皖
    测绘工程. 2018, 27(2): 7-12.
    为了较高精度地获取大范围地表土壤水分,提出一种基于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裸露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即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从而得到土壤水分。首先通过AIEM模型数值模拟和回归分析,得到一种新的组合粗糙度,然后模拟分析得到土壤水分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从而建立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与组合粗糙度、土壤水分的经验关系。利用ASARC波段双极化雷达数据,基于经验关系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即可实现土壤水分的反演。经过黑河流域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具备良好的相关性(R~2=0.7786)。与以往同一区域研究成果比较,文中的方法反演精度有所提高,更适用于裸露地表土壤水分反演。
  • 岳辉,刘英
    测绘工程. 2018, 27(2): 13-19.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黄河口1977—2017年的LandsatMSS/TM/OLI影像数据,采用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WaterIndex,NDWI)、大津算法(OTSU)以及最大似然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提取6个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海岸线演变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0年来黄河口海岸线总体呈递增趋势,从1977年的253.44km增加到2017年的594.16km,且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显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海岸线地段呈现不同的特征,黄河口海岸线变化主要受黄河流路的改变、海水侵蚀、人类活动等影响,入海口流路改变对海岸线的影响尤为明显;时间上,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自然类型转向人工类型,水体和滩涂等自然类型持续减少,盐田和养殖池等人工类型逐渐增多,盐田面积从74.97km~2增长到298.1km~2,养殖池从21.2km~2增加到761.7km~2;空间上,黄河口整体呈现向海边推进的趋势。
  • 贺小星, 鲁铁定, 李长春
    测绘工程. 2018, 27(1): 77-80.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教 材的建设、实践教学拓展平台建立、完善学业成绩考核机制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以适应" 卓越计划"背景下对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本科教育人才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 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的卓越测绘工程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邓晖 邓逸川 欧智斌 张根杰
    测绘工程.
    针对有源室内定位技术存在的基建投资较大、信号稳定性要求高、定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成本较低、定位精度不受信号稳定性影响的无源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应用单目视觉技术分析实时照片从而确定用户的室内定位。首先使用AlexNet网络的迁移模型识别照片得到初步定位,进而结合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和相机位姿估计算法解算出精确定位。经测试,92%的测试点定位误差在1.5 m以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定位算法能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为无源室内定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张永奇,韩美涛,韩晓飞,郑增记,翟宏光
    测绘工程. 2018, 27(2): 1-6.
    由于重力观测网点位分布不均匀,密度不够,在精细刻画区域重力场变化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需采用合理的插值算法。文中介绍Kriging插值算法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地区2011—2012年离散重力变化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各个理论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参数,并将实验变异函数模型用于Kriging插值算法,同时综合考虑交叉验证精度统计、插值精度统计结果,以此来研究Kriging插值算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的球形模型、指数模型拟合参数精度高,高斯模型、对数模型精度最差;基于球形模型、指数模型的实验变异函数用于Kriging插值算法得到的插值结果精度最高、图像平滑自然、异常区明显,是一种适合陕西地区重力离散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的有效算法。
  • 辛星, 谷金
    测绘工程. 2018, 27(1): 73-76.
    在GPS-RTK测量界址点时,通过点校正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会引起系统性的坐标转换残差;在测定建 筑物墙角等界址点时,只能以接收机天线的外缘靠近墙角位置,使得天线中心偏离界址点的实际位置,导致 界址点测量偏心差。为此,通过在测区所有已知点上检测其坐标以建立测区的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模型,并 导出三种基于天线偏心改正的界址点坐标计算及其误差公式,基本消除RTK界址点测量中的系统性误差影 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且便于外业施测和编程实现,可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的精度。
  • 李坤伟,游雄,武志强,张欣,汤奋
    测绘工程. 2018, 27(1): 10-14.
    联合作战条件下,战役、战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战术行动在一定情况下具有战略价值。在作战模拟领域,战术模拟系统向上与战略、战役模拟系统对接,为战略、战役推演提供支撑,向下支持单武器的对抗模拟。一致、准确的环境模型是保证战术模拟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战术模拟系统的这种变化对环境模型的建模范围、建模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坐标系是环境建模的基础,分析了现有模拟系统中坐标系的不足及其对战术模拟的影响;从现代战术模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战术模拟对坐标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够满足现代战术模拟要求的坐标系。
  • 岳祥楠 贺小星 马飞虎 曾聪
    测绘工程.
    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文中结合当前测绘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及其存在的不足,构建多种实验组合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网上演示教学、训练、实践指导和考核反馈等功能,形成"产-学-研"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平台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丰富实践教学的项目,实现精细化教学质量控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可供其他对仪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类似课程或专业开展网络教学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借鉴。
  • 邓岳川 王延霞 杨灿灿 谷双喜 刘玉婵
    测绘工程.
    成果导向教育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针对"卫星导航定位"课程目标未明确支撑专业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度未量化评价、课程教学不能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等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和混合式教学,通过重设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和修订评价机制等途径,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改方案,并在教学中开展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要求,课程目标有效支撑专业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度满足预期要求,课程教学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研究为建立成果导向、适应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为提升同类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 何月帆 聂桂根 武曙光 李海洋
    测绘工程.
    以新建立的GPS超短基线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版本的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数据处理,GAMIT软件的版本包括10.5、10.6、10.61和最新的10.7,对所选用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综合利用周边IGS站以及陆态网(CMONMC)的数据进行联合解算,采用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值、基线重复性、网平差后点位坐标稳健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不同版本的GAMIT软件均可以对超短基线网进行高精度数据处理,解算结果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之下,最新发布的GAMIT10.7版本软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解算精度和可靠性。
  • 杨金玲 曹先革 王霞迎
    测绘工程.
    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为在线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中以测绘类课程为例对当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疫情之下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线上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模式、多维教学评价、多维教学保障、学生学习能力提升5个方面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剖析,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 刘 新1, 2, 王新建1, 吴 政3, 戴昭鑫3, 孙 哲1
    测绘工程.
    录用日期: 2024-01-05
    针对当前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养老设施供给不足与供给不均衡问题,以滨城区为研究区,以精细化人口数 据、养老设施数据为基础,分析格网单元的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压力,以POI数据与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对主城区 和乡镇区域构建选址模型,并进行空间选址预测;顾及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压力对选址结果进行等级划分。结果 表明,主城区选址模型的正确率为89.83%,乡镇的选址模型正确率为90.72%;主导主城区和乡镇选址的指标不同, 老年人口是影响主城区选址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是影响乡镇选址的主要因素。在初步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将选址 结果划分为一级需求适宜区、二级需求适宜区,为养老服务设施选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王乐洋 邹阿健 许光煜
    测绘工程.
    光学影像覆盖范围广,质量越来越高,可以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文中以基于ENVI的COSI-Corr作为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光学影像获取地表形变。文中选取2019年加州Ridgecrest地震序列覆盖区域。首先,探究哨兵2号影像误差处理过程中横向条带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然后,使用哨兵2号光学影像获取Ridgecrest地震序列同震形变,分析地震的地表形变情况,结果显示该次地震产生多个地表破裂,东西向呈拉伸趋势,南北向呈挤压趋势,东西向形变略小于南北向形变,两个方向形变特征表明Ridgecrest地震序列主震是一个右旋走滑地震;最后对Landsat 7和Landsat 8影像分别进行相关,将3种影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光学影像地表形变监测中,影像分辨率越高,效果和精度越好;同种分辨率的光学影像进行相关处理,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以为地震反演提供形变数据和约束条件,以及为光学影像的地表形变监测提供参考。
  • 杨朝辉,张序,连达军,陈志辉,白俊武,高恩婷
    测绘工程. 2018, 27(2): 75-80.
    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基于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简称CDIO)模式进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群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整合优化基于产品化的实践教学流程。在构建完善生产化的综合实践基地基础上,设计基于CDIO"六步法"的工程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脱离固定的实践环节,让其以主动思索方式完成实践任务。通过探索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满足相关专业工程项目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为空间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 龚强, 李德江, 龚天慧, 李丹
    测绘工程. 2018, 27(1): 1-4.
    摘要 (1117) PDF全文 (423)   可视化   收藏
    新型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底层建设,广泛应用BIM、VR、AR技术,以及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高分辨率 卫星遥感、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等地面成果建立三维模型,但仍是感官成果,缺少计算思维。文章提出大 数据环境下,应用地理信息成果建模所呈现的不仅是"看到",还需要具有计算思维,具有测绘语言,满足智 能需求的"可计算"成果,乃至开发"计算思维",进而促进"计划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基于倾斜摄影实景三 维技术和机载LIDAR技术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尝试,初步体现了"计算思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