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 王乐洋1, 2, 胡芳芳1, 2
    测绘工程. 2024, 33(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领域,已有加性乘性混合型误差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都是建立在模拟算例基础之上,尚无对加性乘性混合误差模型实际测量数据处理应用方面做出研究。文中首次将加性乘性混合型误差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应用到测边网平差中,推导基于该模型的平差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推导的公式在处理大地测量领域实际数据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胡云泽, 李 杰, 何 江, 袁强强, 郑 莉
    测绘工程. 2024, 33(1):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月表落石是了解月球演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由于人工识别落石特征既耗时又困难,所以落石检测逐渐倾向于利用深度学习手段。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结合Transformer和梯度算子的月表落石有效检测方法。受落石结构的启发,设计一种基于落石成功检测数目的新评价机制。将3种目标检测算法和3种样本设置策略相结合,构建9个落石检测器。其中,样本设置通过调整样本比例和注入梯度信息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基于CNN的落石检测方法,文中提出的月表落石检测方法在月表落石数据集RMaM-2020精度方面表现更优。同时,文中所提出的落石检测评价机制能够实现量化指标和可视化结果相统一。
  • 黄 赫, 范百兴, 段童虎, 陈 哲, 邹方星
    测绘工程. 2024, 33(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是实现大型粒子加速器等精密工程测量的前提条件,目前主要通过间接测量两点间距离或者自由设站实现,而多路绝对激光测距仪可在0.02~30m范围内直接测量空间中两点间距离,利用高精度绝对测距值可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测边控制网。基于多路绝对激光测距仪高精度绝对测距性能,建立仅含控制点间距离的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通过任意初值选取,应用改进的LM 算法迭代求解非线性超定方程组实现坐标概算,得到方程组的一组解作为未知数的近似值进行整网平差,获得高精度控制点坐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8m×3.5m×2.5m的实验范围内,建立控制点平均点位精度优于±1.14μm的三维测边网,可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中对安装定位的高精度需求。
  • 谭宗佩, 白征东, 张 强, 郭锦萍, 段博文
    测绘工程. 2024, 33(1):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离层延迟是影响卫星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GNSS单频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较低的问题,文中利用Bernese5.2软件处理北京13个CORS站从2016-09-15—2016-10-14的GNSS观测数据,得到北京市及周边区域(31°~47°N,108°~124°E)的VTEC值,并基于ConvLSTM 神经网络建立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的电离层延迟模型VclNet,并将该模型与Klobuchar模型和GIM(c1pg)、GIM(c2pg)、三角级数模型、多项式模型的VTEC预报值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6种预报中,VclNet的效果最好,其对北京市中心点VTEC预报值精度为1.99TECU,区域VTEC预报值精度为2.09TECU,Klobuchar模型的预报效果最差,中心点精度和区域精度分别为5.92TECU和5.99TECU。
  • 于 璐1, 朱海红1, 李思宇1, 李 霖1, 李林峰2, 胡伦庭2, 龙 雪3
    测绘工程. 2024, 33(1):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SD常用于小目标检测,但其环境适应能力差和小目标检测性能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图像自适应增强、引入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对SSD算法进行改进。在预处理部分的图像增强算法中引入超参数,使预处理模块随网络训练不断优化待检测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边缘清晰度,将图片朝着有利于检测的方向进行自适应增强,提高算法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将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残差网络,使网络能获取更深层的特征;最后,引入带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将多个尺度不同的特征图统一分辨率后融合,并通过注意力机制获取通道间权重,突出特征中的重要信息,使浅层细节特征与深层语义信息能够更有效地结合。改进后的SSD算法,在中小目标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达97.62%,显著优于SSD、YOLO等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
  • 支君豪1, 2, 龚循强1, 2, 杨 忠3, 鲁铁定1, 2, 汪宏宇1, 2, 罗 升1, 2
    测绘工程. 2024, 33(1):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铁桥墩沉降数据中传统异常值探测方法存在探测结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小波分量的高铁桥墩沉降异常值探测方法。所提方法在拉依达准则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小波分量降低小波分量中的噪声影响并充分利用小波分量中的有效信息。利用模拟实验数据和工程实例数据进行实验,并与拉依达准则法、IQR法、MAD法以及4种传统小波组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相较于单一异常值探测方法和其它小波组合方法能够探测出更多的异常值,且探测结果更加可靠。
  • 于海洋1, 滑志华1, 2, 宋草原1, 谢赛飞1, 景 鹏1
    测绘工程. 2024, 33(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非真实变化所引起的错误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轻量化孪生神经网络建筑物变化检测模型。其中轻量化的特征提取模块可以获取不同尺度的局部上下文信息,使其充分学习局部和全局特征。由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组成的混合注意力模块可以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时空语义信息,以实现变化建筑物的准确提取。针对变化建筑物尺度跨度较大,容易导致建筑物边缘细节提取粗糙、小尺度建筑物漏检等问题,引入多尺度概念,将提取到的特征图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分别引入混合注意力模块,最终将不同尺度的输出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以加强边缘细节提取能力。模型在WHU-CD、LEVIR-CD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并分别取得87.8%和88.1%的F1值,相较于6种对比模型具有更高的变化检测精度。
  • 杨健男, 殷 勇, 郭沛沛, 燕雨晗
    测绘工程. 2024, 33(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斜坡符号是地形图符号中一种绘制难度较高的符号,现有方法绘制过程存在人工参与量大和平台符号编辑功能局限性的问题,且不同的斜坡绘制场景适应性差,总体绘制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全自动绘制斜坡符号,且适用于更多斜坡类型的绘制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地理实体数据的斜坡符号自动派生方法。首先,从全局的角度阐述斜坡符号的派生技术;然后,分析斜坡符号在派生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优化全局式斜坡符号派生结果的目的。最后,经陕西省某区域实际数据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能从地理实体数据直接自动派生出斜坡符号,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视化效果好。
  • 王剑超, 高成发, 刘濛濛, 尚 睿, 张瑞成, 王付有
    测绘工程. 2024, 33(1):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的CORS系统在高速公路等带状区域场景下存在的定位性能不足问题,尝试通过构建单站RTK和多站VRS结合的带状CORS系统从而提升定位性能,并实地采集多组不同基线长度的北斗三频观测数据,测试在满足平面2cm、高程3cm的最大定位误差前提下,该种CORS服务模式下基站的合理布设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在开阔、轻微遮挡和中度遮挡环境下,满足该定位精度的基线长度分别可以达到30km、19.7km、15km,而对于更长的基线,其定位精度及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明显下降,不能保证定位的可靠性。
  • 李 俊1, 盛庆红1, 张嘉琪2, 王 博1, 凌 霄1
    测绘工程. 2024, 33(1):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卫星遥感”课堂知识更新滞后、缺少实战教学环境的问题,通过对课程章节内容重构引入新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对抗赛、辩论赛等活动以提升学生实践和思维能力,将科研项目融入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实战教学模式,紧跟前沿遥感科技,项目案例贯穿课程始终,提炼真实型号项目,激活实战场,训练创新能力,从而实时捕捉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的知识,以多元化实战训练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自主创新等能力,对遥感类专业课的教学改革设计提供参考。
  • 张振超, 戴晨光, 张 艳, 芮 杰, 王 涛, 张永生
    测绘工程. 2024, 33(1): 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遥感专业英语”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建好“遥感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遥感专业学生国际视野、学术交流能力、前沿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必然要求。首先,从教学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衔接、教材适用性及学生参与度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遥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课程组在课程建设上的实践,包括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思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从双语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介绍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