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15
  

  • 全选
    |
  • 于明洋1, 张文焯1, 陈肖娴1, 刘耀辉1, 2
    测绘工程. 2022, 31(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建筑物自动化提取架构,基于DeepLabv3+网络模型,使用WHU建筑物数据集,完成数据集增强、 模型训练、建筑物提取以及精度评估。实验表明,架构中DeepLabv3+模型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6.3%、准确度为 94.2%、召回率为92.5%、F1得分为93.3%、交并比为87.5%,优于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K均值聚类 算法(K-Means))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最邻近节点算法(KNN)、分析与回归树)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 (UNet、SegNet、PSPNet)。文中构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自动化提取模式,可以完成建筑物高精度高效率的 提取任务。
  • 邰建豪1, 2, 杨 冉1
    测绘工程. 2022, 31(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镜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同时从多个角度对地表成像,当无人机在临近测区边界飞行工作时,部分镜头拍 摄的图像超出了测区范围,因此多镜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常存在大量冗余图像,冗余数据的存在导致后期的空三 解算以及实景三维建模效率大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以5镜头倾斜相机为例,结合POS数据、相机参数、飞行参数 等建立拍摄瞬间成像模型,快速解算每一张图像和测区范围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删除冗余数据。实验证明, 删除冗余数据,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 王文利, 郭春喜, 张 涛, 秦世民
    测绘工程. 2022, 31(4):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密水准测量需顾及固体潮改正,针对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测段高差固体潮改正计算模型 不详细、观测时刻取用不明晰等应用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和算例验证,研究固体潮改正随观测时间(年、月、日)变化的 规律,分析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处理中计算测段高差固体潮改正的详细计算模型、计算方法、观测时间取用原则,并比 较基于测站和测段的精密水准固体潮改正差异及测段高差固体潮改正方法的弊端,对精密水准测量中固体潮改正 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宋解元1, 范昊鹏2, 3, 4, 周义博5, 贾 真2, 3, 4
    测绘工程. 2022, 31(4):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潜航器距海底高度及其姿态测量误差对地形匹配定位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改进的步长迭代法 和双三次内插法,实现水下声线的定位仿真;随后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定量分析高度、姿态角测量误差对地形 匹配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而构建数学函数模型用于描述姿态角、高度与匹配定位精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 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型预测地形匹配误差,可靠性为81.33%,并且其模型计算的定位误差限 差的适用性为98%。
  • 史 航1, 范士杰1, 王丽欣2, 臧建飞1, 张化疑3, 刘焱雄3
    测绘工程. 2022, 31(4):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新一代BDS-3卫星发射,需要对BD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进行评估。选取 4个中国沿海GNSS业务观测站,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设计了BDS-2、BDS-3和BDS-2/3等3种数据处理方案, 开展岸基BDS水汽反演试验,并以GPS PWV和ECMWF提供的ERA5产品作为参考值,对BDS PWV进行精度分 析。结果表明,利用新一代BDS-3卫星反演的BDS-3PWV和BDS-2/3PWV与GPS PWV和ERA5PWV参考值均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平均偏差分别为0.6mm和0.2mm,均方根误差分别优于1.0mm和1.6mm,具有较高的精 度,从而验证了新一代BDS-3卫星对BDS水汽反演精度提升的贡献;BDS-2/3PWV的精度略优于BDS-3PWV,在 一定程度上验证了BDS混合星座对水汽反演精度的影响。
  • 袁晓妍1, 秦 童2, 赵友兴3
    测绘工程. 2022, 31(4):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技术的发展,利用连续运行基准站起算成为处理GNSS静态数据的最常用方 法之一。在实际的数据处理操作中,为实现更高的精度,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有时会通过改变基准站的数量来获取 更高的数据处理质量。文中旨在以对照试验的方式,在两个测区不同的基准站分布情况下,在保证网型合理的基础 上对基准站的数量进行增减,分别进行基线处理和平差,分析基准站的选取情况和基线处理精度之间的关系。试验 结果表明,在保证基准站分布均匀时,增加基准站的数量会使基线的处理质量有所提高。但在网型不均匀的情况 下,增加基准站可能会影响到基线处理质量。
  • 周命端1, 李 静2, 蒋 炜3, 李全有1, 董 杰2
    测绘工程. 2022, 31(4):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传统的人工周期巡检电力铁塔安全性存在诸多弊端,提出一种基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合5G 的电力铁塔智能监测方法。基于BDS载波相位单历元实时动态定位模型,给出利用双频相关法和直接计算法组合 的单历元双差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算法实现流程,并探讨实现电力铁塔智能化监测的5G技术及其高性能目标。基 于Visual Studio 2010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BDS/5G的电力铁塔智能监测软件,并无缝嵌 入腾讯云服务器,研制一种基于BDS/5G的电力铁塔智能监测云端装置系统(BDS_ETMS)。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 表明文中算法及装置系统是行之有效的,为智能电网电力铁塔实时监测提供一种高精度云端解决方案。
  • 侯建国1, 白 驹2, 陶红志3, 刘 江1, 王 强1
    测绘工程. 2022, 31(4):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早期垃圾场采用深挖填埋式,且建立时间较长,工程勘察钻孔取样方法获取垃圾填埋量成本较高,并且 填埋量计算精度随钻孔布设密度增大而提高。以哈尔滨市某垃圾场为研究对象,使用8景欧空局的ERS卫星数据 和11景Envisat卫星数据,采用InSAR技术得到不同时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而计算得到垃圾场历史存量数 据,并与历史台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满足存量垃圾的测算需要,为城市管理部门评估垃圾对周 边环境影响,减少垃圾污染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黄阿岗1, 何 军2, 郝付军1
    测绘工程. 2022, 31(4):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合理评价隧道运营状况,基于运营隧道现场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混沌理论、随机森林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构 建变形预测模型,再利用M-K检验等进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验证分析,两者结合评价隧道运营状况。实例分析表明, 在变形预测过程中,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经可靠性验证,趋势判断结果与 预测结果较为一致,均得出隧道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率变小,趋于稳定方向发展,即会维持现有运营状况。
  • 刘 妍1, 司海燕1, 杨泽运1, 党梦鑫2, 赵志彪3
    测绘工程. 2022, 31(4):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强降雨频发,城市内涝灾害屡见不鲜。面对突如其来的内涝灾害,能准确、快速地预测评估灾害等级, 为智慧政务决策、应急救援反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意义重大。以合肥市智慧城市防涝建设为例,利用条件函数方 法融合年降雨量,模拟受灾城市积水范围,采用加权叠加指标体系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涵盖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 灾体的智慧城市内涝灾害评估体系,通过重分类和标准化处理,依据加权叠加分析生成城市内涝积水危险等级划分 模型。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内涝灾害的智慧决策和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 浩1, 周忠发2, 李永柳2, 朱光兴1, 杨宇青1
    测绘工程. 2022, 31(4):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评价贵州省道路网络通达性,以贵州省2010年、2014年、2018年的道路交通网络为数据基础,采用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贵州省道路网络通达性水平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 应的建议。结果表明,首先,贵州省道路密度发育不均衡,通达性格局呈现以贵阳市为核心呈“同心圈层”结构向外 递增;其次,西部市州通达性发展优于东部,2014—2018年通达性提高较2010—2014年更为显著;最后,贵州省道路 网络通达性空间变异具有多因素驱动的特点,主要受人均GDP和海拔两个交互因子的共同作用。
  • 刘 宁, 张双成, 王腾军, 李 昕
    测绘工程. 2022, 31(4):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提倡围绕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对 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结合专业认证体系下测绘类专业“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从课程 目标、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组织安排、实习内容等整链条式实习模式,基于问卷调查法、成绩分析法实例评价实习的 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并依托教研活动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结果表明,通过该实习不但使学生掌握 了“数字地形测量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