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当前共享单车停放点经常出现供需时空失衡现象,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单车投放机构需要进行调度以平衡城市各共享单车投放点的供应量。为保证共享单车的调度效率,需要选择合理的调度路径,针对共享单车的调度路径优化问题开展研究:以调度车辆最少和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多车场有时间窗要求的共享单车调度路径优化模型;基于禁忌搜索算 法,设计模型的求解算法;以某城市大区内的摩拜单车系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减少调度成本,提高共享单车的调度效率。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方式衔接。基于城市多 模式交通网络与枢纽衔接和转换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广义枢纽概念,围绕多模式交通网络与广义枢纽的供需特征、 交通分配、优化方法、仿真研究等进行研究综述。基于城市综合交通呈现“多方式出行需求、多模式网络供给”发展 趋势,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多模式交通网络供需特征及互动机理、一体化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多模式网络 与广义枢纽协同优化和多模式组合出行与广义枢纽仿真。上述重点研究方向将为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一体化水 平、提高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出行方式结构提供支撑。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4
    当前汽车市场中已出现2/3级自动驾驶汽车,在此阶段人与自动化系统需要相互协同才能完成动态驾驶任 务,即人机共驾。以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人接管能力为研究对象,从评价方法、影响因素、提升方法3个方面对相关 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人机共驾阶段驾驶人接管提供参考。从车辆操纵、眼动特性、接管行为和生理特性等方 面的相关指标介绍接管能力评价方法;根据接管请求方式、接管时间提前量、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人属性与状态阐 述国内外接管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的接管能力提升方法,提出未来研究应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 培训体系,建立更科学有效的培训教育方法,进而能够切实有效提升驾驶人的接管能力。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1): 41-44,65.
    共享单车的兴起,为出行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可持续 发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讨论共享单车如 何与公共交通以及公共自行车的协调运行,分析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以及如何提高共享单车运行的安全性; 最后针对当前共享单车运行系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4): 1-8+74.
    新加坡交通规划管理部门针对新加坡交通供需矛盾、用地限制严格、服务要求提升的现状,提出的交通规划策略可供我国参考。回顾新加坡交通规划宗旨与策略发展,对其具有的前瞻性,重视公交、土地与交通一体化考虑等特征进行分析;介绍新加坡交通建设组织体制,阐述各部门紧密合作、机构精简的优势;列举控制小汽车总量、道路收费、完善公交、提升慢行交通便利等措施,彰显新加坡治理交通问题的统筹性及方法的实效性。总结新加坡交通规划管理部门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以及效果,提炼新加坡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特点,为我国现阶段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3): 48-53.
    采用Hough变换检测车道线,然后采用背景减差法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目标车辆的跟踪使用改进的形心 跟踪算法和模板匹配算法,对运动车辆的轨迹进行提取,计算已有车辆轨迹与车道线的距离;结合高速公路三种常 见变道情况,对车辆变道进行定义;通过车辆轨迹与车道线距离方差判断车辆轨迹是否发生违法变道。实验结果表 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车辆变道轨迹,且算法简单可靠。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6): 6-10,28.
    为理清无人驾驶汽车事故原因及划分出现的无人驾驶事故责任,分析无人驾驶汽车等级分类,对比分析无人驾驶汽车和传统汽车交通事故成因的不同点,给出无人驾驶汽车事故划分原则与依据。根据交通事故参与方不同,参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提出无人驾驶交通事故赔偿原则。基于实例,提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建议。研究结果能为无人驾驶汽车事故成因分析提供参考,为制定相关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法律法规等提供依据。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4
    电动汽车因能够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推广却受到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现象 的制约。基于上述背景,首先介绍电动汽车现存的充电方式;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了充电需求的影响因 素,并依据数据论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然后对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布局模型进行梳理,并对不同利益主体所考虑的规划目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表明,未来可围绕多类 型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依据规划对象进行充电设施布局、挖掘充电需求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等方向开 展充电设施布局研究。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3): 23-26.
    汽车零部件成本的过程控制与闭环控制是汽车企业提升整车研发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而有效的管 理环节。文中介绍汽车产品价格和零部件成本的一般构成,结合汽车产品开发中的经验,介绍常用零部件成本分析 与管理方法,详细阐述在项目阶段如何进行零部件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为在产品研发中探索成本的控制管理模式提 供借鉴和参考。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6): 12-16.
    从交通设计角度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的方案。阐述国内外HOV车道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目前的交 通发展状况,以重庆市学府大道为例,对比分析有无HOV车道的交通运行状况。通过仿真计算显示,在高峰 时期对学府大道进行有针对性的HOV车道设置,使汇集的车流数和车辆行驶里程均下降12.16%,且汽车所载 乘客的行车时间减少21.92%,整体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有一定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有针对性地将一些普通 车道改为HOV车道可有效提高道路运输效率,改善道路运行情况。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4
    为保证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新鲜度,提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路径规划建模与求解方 法,旨在降低综合成本与优化配送路径。根据生鲜农产品不易储存、易腐烂的特点,提出将“高铁+冷链物流”作为 一种模式应用于生鲜农产品运输中,以高铁货运容量为市场需求量,构建总成本最低和路径最优的生鲜农产品冷链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路径规划模型,分别应用普通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重庆市实例 验证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要比普通遗传算法求解结果的成本节 约1 204.29元·d-1,降低6个百分点,迭代次数减少近200次。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2): 24-28.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地铁建设迅速展开,建成后的运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给出了地铁运营效率的定义,分析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阅读与分析的方法,阐述国内外学者在地铁运营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效率与安全的地铁运营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等级划分进行展望。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3): 1-5,10.
    地铁站会有火灾、重大客流、爆炸、行车事故、恐怖袭击、雨水倒灌、地震等特殊事件发生,综述国内外学者研究地铁站发生特殊事件时人群紧急疏散的常用模型与研究思路,定义地铁特殊事件的含义,并进行成因分类。归纳地铁特殊事件特点,列举地铁站内部的建筑特性、特殊事件发生地点、乘客心理因素、疏散行为以及生理因素等,并分析以上因素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站内部的狭长通道、特殊事件发生在相邻2站台之间、女性及年龄较小乘客恐惧、侥幸和从众心理、乘客自私行为和群集行为等因素都会降低疏散效率;地铁站内疏散标志、报警装置、引导行为、男性乘客镇定心理、乘客良好的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提高疏散效率。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1, 23(5): 38-44.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最优的物流配送路线是物流车辆调度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依据冷链物流配送基础理论,考虑成本、货物损失及制冷时长等因素,构建基于多配送中心的最小配送成本模型,建立由运输成本、制冷成本、损坏成本及绿色低碳成本组成的复合目标模型。利用蚁群算法求解,以某类冷链物流企业为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得出最短运输距离为39.06 km、成本为1 437.48元的结论。相对于搜索禁忌算法和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在多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路径优化方面,能够平均减少1.11 km的运输距离和51.21元成本,更好地解决物流路径优化问题,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2, 24(1): 65.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开始在全球爆发,研究旨在评估COVID-19对青岛港海域货船活动及国际海运贸易的影响。通过对比2019和2020年的AIS数据,发现疫情期间国内外货船数量均有所减少,且这种改变与各国疫情的爆发时间存在一定滞后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疫情爆发初期,青岛港内海运贸易市场受到冲击,随着疫情在国外的逐渐蔓延,短期内拉动了青岛港外贸出口增长;但当疫情蔓延表现出失控局面时,全球消费需求降低、出口限制增加,货船出现"无货可运"现象,货船数量和聚集密度出现同比环比"双减少",青岛港与各国之间的贸易量暴跌,国际贸易受到重创。此外,疫情爆发后货船的靠泊时间缩短,也意味着货船数量和货运量的减少。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9, 21(3): 1-6.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和到达规律,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来判定出站客流疏散的时效性。首先,构建出站客流到达换乘点的客流量计算公式,结合疏散运能计算公式,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然后,从常规公交调度调整、线路和站点调整以及其他途径三个方面对运能调整进行建议。最后,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在交通量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枢纽的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沿线枢纽存在疏散运能不匹配的结论,需要进行运能调整以完成客流的及时疏散。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的研究,为充分发挥客流转换潜能,主动引导出行方式的结构优化,为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提供理论支撑。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0, 22(2): 11-15,61.
    开展客流特征研究对科学合理地设计轨道交通系统、优化运营组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沙地铁2号线的地铁刷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开通初期三年的运营客流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断面不均衡系数、车站进出站高峰系数与车站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的相关性,线路客运量高峰系数与该线功能定位的关系,以及乘降量和换乘量的客流特征。针对上述结论对设计和运营提出建议,可为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参考,也可为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判断提供依据。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9, 21(2): 31-35.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种交通信息系统,在方便用户获取实时路况、公交运行、城市主要道路拥堵等信息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系统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彼此独立,用户获取信息需要下载不同的系统、推广难度大,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较高。文中对典型交通信息系统的分析,抓取各系统拥堵信息,再经过数据清洗和转换,最终实现对各系统数据的融合。文中为方便用户获取各种交通信息,建立统一的智慧交通平台提供新的途径。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6, 18(6): 16-20,26.
    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文中在空间句法理论、城市通达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市区交通站点的立体交通通达性模型。对地铁站点、公交站点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进行地面交通通达性和地下交通通达性计算与分析,组合算出立体交通通达性值。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主要站点的通达性,为哈尔滨市区交通规划、站点设置等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大秦铁路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战略大动脉,近年来其货运量呈现出不稳定现象。为提升货运量,以大秦铁路为对象,研究其货运增量策略。对大秦铁路列车开行及货运量发展情况进行阐述,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大秦铁路货运量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扩大需求、保证供应、提升运能三方面提出实现大秦铁路货运增量的策略。分析表明:为实现大秦铁路的货运增量,可从产、运、需三方面同时着手的。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为解决市域铁路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的换乘节点选址问题,促进市域铁路在城市边缘与其他制式轨道交通形成良好衔接开展研究。首先,对通勤旅客由城市外围到达城市内部的出行过程进行分析,并对传统的空间句法加以改进,以计算备选换乘节点的可达性、量化备选节点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其次,提出基于可达性的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选址步骤;最 后,以 成 都 市 为 例,解决市域铁路环线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选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轨道交通节点可达性的选址方法可为制定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选址策略提供参考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1, 23(6): 58.
    轨道质量指数(TQI)检测数据通常为非等时距,采集的数据如缺乏修正和分类去噪处理会极大影响最终的预测精度,目前关于此类研究较少,尤其是去噪方法研究。结合TQI轨道质量指标,在对动静态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京广下行线开行轨检列车进行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针对收集到的轨道病害检测数据,提出不良数据筛选原则及修正方法,引入卡尔曼(Kalman)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并在京广下行线验证去噪处理效果。结果表明:Kalman滤波效果较好,实时性强,能够有效去除高斯噪声及非高斯噪声,以Kalman滤波去噪为导向的线路精调后所得TQI指标优于未采用该方法的线路指标。最后,针对京广线检测到的轨道病害提出可行整修措施,为现场线路维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2, 24(1): 9.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管控部门对准确交通数据的掌握还存在局限性,预测值也不够精确,为给出行者提供更好的交通引导,必须采用新方法预估误差较小的交通流量数据。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CNN-BiLSTM)模型,将具有空间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具有能同时考虑前后方向长时间信息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相结合,将其用于预测更能体现随时空变化不断波动的交通流量。以一些简单的基准方法作为对比模型,采用均方误差(MSE)等5项评估指标,在美国加州高速公路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由CNN-BiLSTM得出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在高峰期和波动较大时间段均能较好地拟合真实值,灵敏度较高。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3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不合理问题,从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视角,采用ArcGIS网络分析法 对原有充电站站点进行优化。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道路路网、充电站站点、停车场场点、人口及电动汽车数量等基 础数据,运用ArcGIS构建最小化阻抗和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对模型输出结果以经营者年综合成本进行量化对比分 析,并利用泰森多边形(Voronoi图)对模型结果的充电站选址进行可行性验证。综合对比模型输出结果可得:最小 化阻抗模型在原有6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增5个站点,能够将服务覆盖面积占比由58.87%提升至81.43%;被服务的 充电需求点数量占比由75.4%提升至95.8%;同时,优化后的站点布局能够较好地契合Voronoi图,契合度达90% 以上。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针对生鲜电商前置仓选址-路径问题中成本与客户满意度之间存在的效益背反现象,在仅考虑成本目标的传 统选址-路径模型基础上,以生鲜产品送达时间和新鲜度量化客户满意度构建总成本最低和平均客户满意度最高的 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运用精英选择策略、快速非支配排序及 拥挤度计算保留优质解和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等方法,对Solomon标准算例RC105数据集加入时间窗约束后进行仿 真实验,得出最小成本为10961.87、最高平均客户满意度为0.68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大幅度增加成本投入 的情况下,考虑客户满意度的生鲜电商前置仓选址-路径优化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平均客户满意度最高提升 19.64%,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该模型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不同情景下的前置仓选址-路径方案,满足生鲜电 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决策需求。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3
    为缓解现有道路交叉口配时方案所引发的交通拥堵,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以启东市人民医院周边的交叉 口交通流量为基础数据,探究该交叉口的最佳信号配时方案。首先利用AnyLogic软件构建道路仿真模型并对原有 信号配时进行仿真优化;然后运用遗传算法以及交通流量在交叉口占比来确定最优仿真参数,再用AnyLogic优化 得出最佳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最后使用VISSIM 仿真软件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指标评价分析。通 过混合仿真结果表明:交叉口采用AnyLogic优化后的信号配时方案,平均排队长度减少33.75%、平均车辆延误减 少21.10%、平均停车延误减少25.38%,交叉口的整体通行效率得到提高,交叉口拥堵得到缓解。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4
    成渝—粤港澳两极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渝—粤港澳轴线核心城市群中8个 城市为研究单元,利用2015—2019年5个时间节点的综合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数据,结合熵值法综合测算各指 标权重,通过引入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探究影响综合运输与区域经济在协 调效应中的关键指标和各城市间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城市的综合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显著提高,耦合协 调水平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各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总体看,协调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在珠三角 地区和成渝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弱的城市主要在华南地区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现象。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0, 22(5): 39-44.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采取"商超+社区"创新无接触配送模式对疫情影响下的社区进行物资配送,以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利用SOM神经网络算法与遗传算法求解车辆路径规划中的特例问题——TSP问题,以湖北省黄石港区社区物资配送路径为例,对两种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遗传算法比SOM神经网络算法拥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及效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路径距离为初始路径距离的37.2%,使用遗传算法可更快地搜寻到最佳的物资配送路径,得到较好的物资配送方案。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5): 55-59,80.
    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是公交高效运营与服务提升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公交出行需求的增加,产生海量多元的公交IC卡刷卡数据。为实现对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的全方位精准分析,并优化展示分析结果,运用海量IC卡刷卡数据,结合公交车辆GPS数据,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消除信息孤岛,对公交客流建立多维度数学分析模型。从客流OD、断面客流、候车时长、客流堆积等方面分析公交客流特征与规律,并将结果可视化,开发出客流可视化分析应用系统,能够为公交运营调度、线网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构建的客流分析系统中导入厦门BRT的实际刷卡数据,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统计BRT的客流量,并分析客流特征与出行规律。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2, 24(2): 1.
    依据建设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经验,新一代自主式交通系统(ATS)发展需要完善的体系框架指导,而明确ATS用户需求是构建体系框架的基础。借鉴需求工程理论中的相似系统和需求复用技术,以ITS用户需求为基础,分析并整合美国ARC-IT、欧洲FRAME和中国ITS体系框架中的用户需求,通过范式化表达,形成较为完善的ITS用户需求体系,并提出面向ATS拓展用户需求的可行思路。研究结果表明:ITS管理者和运营者是需求最多的用户主体,并且信息和安全也是用户需求主体;面向ATS的用户需求扩展应结合技术发展和政策走向,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ATS多目标用户需求体系。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2, 24(2): 8.
    为优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提高配送效率,实现低碳绿色出行,综合考虑顾客对农产品新鲜度的要求、冷链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以及社会环境对碳排放的约束等方面,以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准时到达率量化客户满意度,以固定成本、运输成本、制冷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物流成本,以运输燃料消耗及制冷产生的CO2计算碳排放量,提出带混合时间窗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模型,得到Pareto解集,并结合层次分析法,选出最优满意解。以华北某地区情况为例,将NSGA-Ⅱ与NSGA对比,发现NSGA-Ⅱ的收敛速度较快且结果质量较高,各目标值较为理想,表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Accepted: 2024-01-04
    分析近年来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消除策略的研究进展,根据模型构建的技术手段将其分为三类:跟 驰模型稳定性解析控制、交通流波动传播轨迹控制、强化学习驾驶行为优化控制。回顾各类策略的研究现状与模型 机理,对比讨论各类控制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从技术背景、研究场景、算法流程和应用理论方面提出智能网联环境 下交通流波动消除策略的未来深化研究方向,包括考虑多车道道路环境、交通流微观机理、车辆冲突博弈的复杂情 境,考虑宏微观智能网联车控制与交通流主动控制的融合优化,考虑数据缺陷、系统不确定和环境扰动下系统可扩 展性和鲁棒性提升,以期为了解交通流波动消除研究进展、提升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控制效果提供参考。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5): 1-5,11.
    探索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依据,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提出交通事故影响因素辨识方法,讨论时间、天气、能见度、照明条件、道路线性、道路物理隔离等14个道路环境因素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能见度、照明条件和交通信号方式;其次为道路物理隔离、道路横断面位置、天气和时间,同时根据模型拟合结果提出减轻交通事故的相应措施。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7, 19(4): 14-19+63.
    摘要:为明确驾驶人生理特性在驾驶疲劳领域的研究现状,对驾驶疲劳致因及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驾驶疲劳产生的人口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归纳3类驾驶人生理特性在公路驾驶疲劳监测研究现状,简述目前针对公路驾驶疲劳的综合监测技术;最后论述驾驶人生理特性在未来驾驶疲劳监测系统和设备研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和分析揭示:未来针对驾驶疲劳的检测及评价当以具体道路环境类型作为研究基础,需建立驾驶人生理特性与车辆行为变化特性的评价指标,建设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驾驶疲劳监测系统,方便有关部门对驾驶疲劳现象的监测,有效遏制驾驶疲劳的发生。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9, 21(3): 45-48,61.
    行驶速度是驾驶人状态、车辆性能、道路环境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上述复杂因素的外在表现,因此,对行驶速度进行微观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NGSIM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汽车在不同车道、位置、车头间距情况下的速度特性变化,并利用多项式曲线对不同情况下的速度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车头间距的增大,平均车速增加趋势变缓;车头间距较小时,最内侧车道的车辆行驶速度最低,平均车速随车头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出入口对主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有一定影响;多项式曲线对自由流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6, 18(3): 64-67.
    随着Android手机蓝牙功能越来越强大,蓝牙在短距离数据传输上有着绝对优势,而传统全站仪的数据传输受到数据线的限制,因其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磨损大等缺点。目前许多全站仪都已经配备蓝牙通信模块,在研究全站仪串口通讯原理和Android蓝牙开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手机蓝牙与全站仪蓝牙模块建立连接的方式,解决数据传输的效率问题。以Leica全站仪为例,Android Studio为软件开发工具,设计基于Android蓝牙的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6, 18(5): 10-13.
    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介绍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意义及方法分类,阐述国内外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发展过程中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的优点和问题,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势。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8, 20(1): 1-6,10.
    在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历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指出北京线网规划发展规律和经验,分析新形势 下国家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发展转型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指出新形势下线网规划的新要求。对轨 道交通现状问题进行评估,指出现状轨道交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下,从上位 规划和规划实施评估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分析,分别研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线网功能层次与 组织问题、中心地区既有线网提升问题、区域快线规划问题、副中心线网规划问题5个线网规划所面临的 关键问题,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19, 21(3): 7-9,14.
    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往往采用建设容量大、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加以应对。随着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铁售票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铁售票机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本设计基于CPLD芯片,建立智能地铁售票系统模型,用VerilogHDL语言,对单程车票计算、总票价计算和找零及车票输出等3个模块进行系统设计和软件编程[1],通过编译和仿真,证明本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随着现代EDA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更大地提高地铁售票系统的运行效率。
  • 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2021, 23(6): 17.
    随着高铁建设和机场数量的增多,民航与高铁的竞争及区域机场间的竞争日渐激烈,给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带来挑战,仅考虑单一机场要素的预测方法已无法适应区域内多机场系统旅客吞吐量的预测需要。文中同时考虑民航与高铁以及机场间的双重竞争,对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多机场吞吐量预测进行研究。在探究客流分担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竞争环境下的多机场旅客吞吐量需求预测双层Nested Logit模型,提出双重竞争下机场吞吐量预测方法。确定旅客出行行为选择的显著影响因素,构造效用函数,进行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采集,利用TransCAD软件对效用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和标定。以珠江三角洲机场群为依托,对提出的方法进行示例应用。结果表明:双层Nested Logit模型能较好地量化表征航空与高铁及机场间的双重竞争关系,且能同步预测包括目标机场在内的机场群内所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便于机场群的整体性规划和协作,为旅客吞吐量的准确预测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