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25
  

  • 全选
    |
  • 张久鹏1, 何印章1, 姜予涵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生产能耗低、过程环保、工艺简单,在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其强度机理和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清晰。基于此,研究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发展规律及其强度影响 因素进行综述,介绍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发展规律,从沥青特性、铣刨料特性、水泥、拌合用水量及养 生方式等方面阐述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当前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发展、沥青特性、铣刨料特性 及养生温度等方面还存在研究争议,需借助宏微观试验及跨学科手段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符潇婷1, 唐秋生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新鲜度,提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路径规划建模与求解方 法,旨在降低综合成本与优化配送路径。根据生鲜农产品不易储存、易腐烂的特点,提出将“高铁+冷链物流”作为 一种模式应用于生鲜农产品运输中,以高铁货运容量为市场需求量,构建总成本最低和路径最优的生鲜农产品冷链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路径规划模型,分别应用普通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重庆市实例 验证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要比普通遗传算法求解结果的成本节 约1 204.29元·d-1,降低6个百分点,迭代次数减少近200次。
  • 张傲北, 张 颖, 刘艳秋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车辆在城市道路上实际行驶时间,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流,提出一种改进的城市道路阻抗函数模型。 城市道路阻抗分为路段延误和交叉口延误,其中路段延误采用王素欣改进的道路阻抗函数模型对SPIESS路阻函数 进行修正,利用城市道路交通流三参数速度、交通量、密度的关系推导出交通饱和度与交通密度的关系式。在交叉 口节点延误中对Webster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整个道路阻抗函数模型进行相关道路影响因素(交叉口间距、行人自行< 车干扰、道路宽度)的修正,最后利用百度地图的智能实时路况查询服务来获取道路数据。通过对改进的城市道路 阻抗函数模型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与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道路阻抗函数更贴近实际行驶时 间,对路径规划和智能交通平台有参考意义。
  • 胡永仕1, 杜嘉玮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灾民的二次伤害,针对初期应急医疗物资供不应求的情况,采用证据理论结合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计算需求紧急度,确定医疗点的实际物资分配量和风险等级,以高风险区优先配送且总配 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考虑时间窗的应急医疗物资配送模型,并应用头脑风暴算法(BSO)进行求解,通过算例验 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配送模型,考虑需求紧急度的应急医疗物资配送模型可以 保证所有高风险区优先配送,同时降低成本5.79%。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改善应急配送的盲目性,兼顾应急医疗物 资配置的公平、效率和成本。
  • 孙祥龙1, 甄 浩1, 杨海华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有效地评价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在综合考虑客观信息和主观评价关键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交通 安全设施系统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模糊三角函数来计算主观权重,将不确定性语 言转化为量化值;其次,将利用熵权法计算的指标熵值引入到客观权重计算中,解决传统相关性定权法(CRITIC)没 有考虑指标间离散程度的问题;然后,建立优化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FCE)对整体系统进行评价;最后,选取4个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同时进行敏感性和比较分析, 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的建立可为交通安全设施的整体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评价模型。
  • 郑 妍1, 李素超2, 徐 颢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采用曲线梁桥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增量 动力时程分析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生成桥梁-地震动样本对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BPNN)、宽界限法和串并联概率理论建立曲线梁桥构件—单体—网络三个层次的地震易损性快速计算和评估模 型,对比分析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的易损性影响规律,并对区域桥梁网络震后通行能力进行快速评估。结果表明, 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的动力响应、地震易损性影响明显,忽略地震攻角影响可能会对交通网络的震后通行能力评估 带来较大误差。
  • 王晓航1, 马宪永1, 董泽蛟1, 李向阳1, 王伟军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温及冻融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开裂是道路工程中寒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之一。为量化寒区状态 下这两类病害演化的影响,开展基于冻融分区下寒区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的研究。首先,建立沥青混合料冻 融损伤疲劳寿命衰变模型;然后,基于热量和降水指标进行冻融环境量化分区,根据损伤等效原则建立室内外冻融 次数对应关系;最后,基于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疲劳寿命衰变模型和室内外冻融次数对应关系,提出不同地区考虑 冻融作用的调整系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区,考虑冻结指数和考虑冻融的调整系数相对误差在20%以 内;对于冻融频繁但低温不严重的地区,应当综合选取考虑冻结指数和考虑冻融的调整系数,以提高沥青混合料层 疲劳寿命预估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寒区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提供参考。
  • 刘瑞媛1, 曹聪聪2, 郭 栋1, 王文志3, 岳广照1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移动源排放特征,以淄博市移动源污染物CO、HC、NOX、PM 为研究对象,基于本 地化排放测算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移动源调度指挥系统平台中的溯源分析系统,分别进行不同燃料类型、车型、排 放阶段的污染物分担率分析;最后依据淄博市移动源排放情况从油-车-路三方面提出减排建议,利用数字化预测技 术手段逐步建立对高排放移动源的全监控网络,实施主动化监管。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客车和重型柴油车分别以保 有量大和单车排放因子高成为淄博市高排放道路移动源;叉车和挖掘机以在线数量高成为非道路移动源中高排放 机械,机械在线数量与排放分担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 苏清源, 范德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基于AFS的四轮线控驱动转向稳定性控制技术,提高四轮线控驱动车辆的稳定性。信号调理层通过建 立线性二自由度期望模型得出四轮线控驱动车辆转向的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的理想值;集成控制层以二者与 实际值的偏差判断四轮线控驱动车辆的稳定状态,利用滑模控制(SMC)实现主动前轮转角(AFS)的控制,维持四轮 线控驱动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横摆力矩(DYC)控制,控制分配层通过驱动力分配器将集成 控制层获取的横摆力矩分配给各车轮;执行层以此为基础结合集成控制层得出前轮附加转角值,驱动车辆稳定运 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四轮线控车辆的滑移率;将驱动力经由分配器分配给各车轮,以保证驱动车辆稳定 运行;当四轮线控驱动车辆以低速或高速行驶时,均可有效控制四轮线控车辆的稳定性。
  • 过加锦1, 2, 李 磊1, 3, 任俞霏1, 3, 马 祯4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 25(4):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高铁线路风速预测精度以保障强风下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融合信号分解与排列熵提出高铁线路风 速区间预测方法。采用信号分解技术与排列熵(PE)筛选分量,对不同复杂度分量分别利用门控循环单元分位数回 归(QRGRU)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高铁线路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对我国某高铁线路风速监测数据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对比方法有显著提升,在区间预测上有良好表现,预测区间覆盖概率(PICP)、预测 区间平均带宽(PINAW)及综合覆盖带宽指标(CWC)分别为94%、0.16、1.72,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描述未来风速趋 势,提升预测精度,对解决高铁安全运营问题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