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 全选
    |
  • 魏婉莹 单炜 裴玉龙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天气条件对不同性别低驾龄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影响,在明确低驾龄定义后选取男女各6名作为 实验对象,并设计晴天、雨天、小雪、大雪4个场景进行实验。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数据,先通过行驶速度、方向盘转角 等6个指标与驾驶距离的曲线图来分析不同性别在4个场景下的驾驶行为,然后利用平均刹车距离、平均行驶速度 等数据分析其在交叉口、限速路段等5种情况下的驾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4个场景中女性对于天气条件的认知 一致性高于男性,女性驾驶速度高于男性但场景越复杂其速度差值越小,且女性对于场景变化反应更敏感;女性在 设有信号灯的斑马线、限速路段、右转弯路段比男性更谨慎,其他情况则相反。结果可为研究低驾龄驾驶行为提供 相应的理论支持。
  • 康元磊 束展逸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MassMotion软件对青岛站地铁站进行客流疏散仿真建模,以社会力模型作为行人动力学模型,以最小成本模型作为行人路径选择的决策机制,研究地铁站内设施设备、拥挤度和出口选择方式对乘客疏散效率的影响,力图为乘客安全疏散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参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达地铁站内最大通行能力时,初始总乘客数对疏散时间影响较小;在达到地铁站最大通行能力时,初始总乘客数对疏散时间影响较大;在疏散前期关闭站厅层或站台层主要设备对疏散时间影响较小,而在疏散后期则会造成总疏散时间延误;乘客以等比例选择疏散出口会延长总疏散时间,但可降低站内最大密度以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 段佳君1 王幼松1, 2 黄文炜1, 2 费腾3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慧交通产业园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园区,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作用,从而带动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为探 究客户入驻智慧交通产业园的选址意愿,通过专家打分法选取对其选址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环境因素 作为模型的外部变量,客户对产业园区选址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作为内部变量,构建智慧交通产业园选址影响因 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环境可以影响客户的参与意愿;感知 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能显著影响其参与意愿,且均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环境作用于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
  • 李陈洋 雷爱国 吴啸宇 洪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全面评价在有限的城市公共交通资源下居民的出行行为选择,以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以出 行时间敏感度的不同对出行者进行划分,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两类出行者的博弈演化过程。由模型博弈矩阵,推导出 复制动态方程和均衡点表达式,根据参数类别划分为9种情形,讨论参数变化对不同情形间演化结果。研究结果表 明: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损失等5种因素都会影响双方的策略选择,考虑出行成本与出行收益相结合构建博弈 模型,能全面、综合分析出行者的出行行为选择。该博弈模型的建立可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选择提供更加完 善的评价模型,为居民出行和交通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 潘福全 董炳洁 张丽霞 贾庆凯 杨晓霞 陈德启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考虑老年人选择意愿,制定更加合理的公交优惠政策,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老年人出行意愿的数据, 分析老年人出行时空特征和出行影响要素。以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和出行频次等为变量,运用SPSS建立无序多分 类Logistic公交优惠政策模型。通过似然比检验得到月收入和出行频次的显著水平值均小于0.05,并分析不同公 交优惠政策下老年人的出行频次。结果显示,月收入和出行频次两个变量对老年人选择公交优惠政策意愿有显著 影响,收入越低和出行次数越高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免费乘车政策,不同公交优惠政策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出行率 的影响明显不同。在完善公交优惠政策时,可以按照老年人的年龄、月收入和出行频次划分老年人群体,并制定不 同的公交优惠政策。
  • 朱兴林 罗丽朝 温喜梅 刘泓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公路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研究不确定因素对公路应急资源点选址的影 响。在传统模型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物资需求和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构建成本与时间最小的双目标公路应急资 源点选址的确定模型与鲁棒优化模型,从而保障突发交通条件下公路应急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考虑鲁棒优化模 型属于典型的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提出将两目标加权为单目标进行处理,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 G30部分路段构建路网为研究对象,确定不同参数下选址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对比确定性模型 的鲁棒优化模型始终有解,验证模型的实用性、鲁棒性及算法可行性,进而为应急管理者提供参考。
  • 吕贞 王海晓 郭敏 刘安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营运驾驶人风险驾驶行为导致的生产经营性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严峻问题,采用修正的曼彻斯特驾驶行 为问卷(DBQ)对535名营运驾驶人开展驾驶行为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及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有效问卷进 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采用变量间的相关分析论述风险驾驶行为因子与驾驶人的统计学信息及近3年事 故之间的关系,构建回归模型。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错误、失误、一般性违规和攻击性违规等4个风险驾驶行 为因子,且AMOS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4因子结构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因素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 运驾驶人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年龄与违规行为显著相关,因此,年龄和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是判断营运驾驶人是否存 在风险驾驶行为的重要判据。
  • 江圣泽 陈惊宇 武翔云 于丽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刚性道面动态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机场道面实体模型,以HWD的4种落锤 荷载(200kN、250kN、300kN和350kN)对静态弹性模量分别为35GPa、40GPa、45GPa时的刚性道面进行冲击模 拟,取荷载中心弯沉值对动态弹性模量进行换算。通过分析,得到4种落锤荷载对应动态弹性模量值与静态弹性模 量的关系曲线,分析刚性道面动、静模量相同时所需HWD落锤动荷载随混凝土板的静态弹性模量变化规律;拟合得 到不同静态模量下刚性道面动、静模量关系函数;结合模拟规律和现场实测结果,当板体静态模量为40GPa时,将 HWD落锤荷载设置为335kN可使刚性道面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大小基本一致,此时该机场刚性道面静 态弹性模量可通过HWD无损检测获取。
  • 毛德均 吴维彬 马明 兰树伟 王春华 王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某公路钢筋混凝土斜交门式刚架桥的实际承载性能,对其开展现场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主要测试 桥梁支点沉降、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变、代表性裂缝宽度扩展等情况。动载试验包括模态试验和跑车试验,主要测 试桥梁的竖向1阶自振频率、阻尼比和冲击系数。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桥跨板底存在的纵向开裂病害未显著恶化 该桥的承载能力,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该桥承载能力满足公路-Ⅰ级荷载使用要求,动力工作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强度富余度偏小。为保障桥梁长期运营安全,应对裂缝进行注浆和封闭,同时采用粘贴轻质高强 片材对桥跨进行加固增强。
  • 汪志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铁路旅客客运量的强季节性及外部干预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融合时间序列X-13ARIMA-SEATS季 节调整模型离群值、季节性识别功能和ARIMAX干扰模型的非线性干扰分析功能,系统设计基于季节性特征的线 性与非线性干预模型,对我国铁路旅客客运量干预效应对季节性影响进行分析。结论显示,铁路旅客客运量季节性 根据外部干预因素变化呈现出不稳定变化特征,依据离群值剥离的外部干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净化铁路旅客客 运量的干扰性季节因素,非线性季节性干预模型能够解释更多的外部环境信息,还原铁路旅客客运量季节性变量影 响本质,我国铁路客运量显示为外部环境负向影响的季节性移动平均特点。
  • 王筱雨1 张旋1 薛锋2, 3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 24(3):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唐山市 与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为切入点,通过熵值法对各城市的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进行测 算,探究高速铁路对唐山市经济联系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开通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唐 山市的经济拉动能力明显,使得唐山市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提高,并且对与唐山市时空距离越近的城市影响 越强,唐山对省内其他城市吸引加强,但同时也加剧大城市对唐山市的虹吸效应。在高速铁路的带动下,优化交通 布局,完善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轨道交通网建设是唐山市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