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半挂铰接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会形成内轮差,在增大车辆通道宽度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全轴转向技术能有效减少内轮差,提高车辆通过性。建立基于一阶延时转向控制策略的半挂铰接车辆运动学模型,对一阶延时控制方程可变参数展开解耦分析,并运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不同工况下,一阶延时可变参数跟随最优取值,且与第一轴速度线性相关、与第一轴转角的相关性较低。研究表明:与传统前轴转向车辆相比,最优参数下的一阶延时控制策略会使车辆轨迹偏移量降低约80%。该研究为改善半挂铰接车辆通过性问题提供思路,也为方案的后续工程化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轮对压装是保证铁路车辆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车轮、车轴真实结构和参数,对其注油压力、车轮直径变化量进行理论计算,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轮对注油压装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仿真模拟计算轮对注油压装过程。同时,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压装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注油压装过程中,压装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轮毂孔圆柱度、车轴轮座圆柱度、过盈量和摩擦系数;冷压过程中,对压装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轴轮座圆柱度、车轮毂孔圆柱度、过盈量和摩擦系数;冷压过程中,对起点陡升压力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轮毂孔圆柱度、过盈量、车轴轮座圆柱度和摩擦系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由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组成,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合理排布列车的维修运用计划,给出每列车适宜的日运行计划,优化检修车和备用车的配置数量。以列车每日运行需求、检修计划为约束条件,建立车辆运用计划模型,并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案例,运用 mathmatica计算,对比月修、架修、大修时列车的每日运行计划,优化每日列车开行次数,准确得到列车的到达检修时间及周期,从而避免大量列车同时到达检修周期。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列车的欠(过)修问题,使列车运用更加合理,为未来智慧化轨道交通的列车排布打下基础。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案及人、材、机等多因素影响,会产生实际工程造价与计算所得造价相差较大情况。以造价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额编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公路行业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参考。纵向上以数学模型在定额编制中的发展历程为轴线,归纳为简单数学模型及复杂数学模型、复合数学模型3个阶段;横向上以数学模型适用情况为轴线,将数学模型归纳为数据处理类、关联分析类及因素分析类3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在定额编制中发挥不同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