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9-25
  

  • 全选
    |
  • 刘 凯, 姜 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网约配送员危险骑行行为的发生率远超普通电动车骑行者问题,通过路段观测的方法,收集并记录网约配送员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3种典型危险骑行行为(占道骑行、逆向骑行和使用手机);通过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网约配送员危险骑行行为特性。结果表明:男性的危险骑行行为发生率要高于女性;年长组危险骑行行为发生率更高;不佩戴头盔的网约配送员会有更多的危险骑行行为;非机动车道密度、机动车道密度与速度因素对不同的危险骑行行为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交通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针对网约配送员特殊群体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安全培训措施提供借鉴,也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
  • 刘 晨,王立晓,孙小慧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铁应急疏散过程中,乘客的空间认知对其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针对地铁站空间认知的量化研究较少。以上海世纪大道地铁站的认知地图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标准差椭圆法进行要素认知频次和扭曲分析,通过分析乘客对各要素的认知频次差异、认知位置离散程度及认知位置分布方向,量化乘客对地铁站的空间认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乘车必须经过的出入口、闸机,乘客的认知频次较高且认知位置离散程度较低;对于乘车非必须经过的洗手间,乘客的认知频次较低且认知位置离散程度较高;相较于其他扶楼梯,乘客对邻近闸机扶楼梯的认知频次更高、且认知位置离散程度更低;乘客对要素的认知位置分布方向与其空间定位基准线的走向基本一致。研究不仅可为地铁站内的布局设计提出建议,同时,可为地铁应急疏散行为决策研究提供新视角。
  • 王京元1,周婷婷1,彭劲稳1,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1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仿真是高铁枢纽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深圳北站为例,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对高铁客流换乘城市轨道交通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客流换乘行为特点,探讨旅客安检、通过闸机等典型行为的描述方法和构建技巧,实现与换乘过程相一致的精细化仿真建模。在仿真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仿真软件输出结果,构建集舒适、效率和流畅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基于Anylogic的评价指标量化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建模及评价指标量化提取方法能有效实现仿真模型对现实的准确模拟,提高仿真效果。研究成果对高铁枢纽换乘行为仿真的精准刻画及评价的定量化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王莉莉,胡启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2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中立交桥的搭建能有效减少飞行冲突数量、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但会损失其它航路的容量。随着空中立交桥越搭越多,目前航路网的运行效率不升反降,如何对搭建的空中立交桥效益进行评价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投入产出思想提出风险收益、容流收益概念,从航路容量、碰撞风险等特征参数出发,针对航路交叉点构建空中立交桥的效益评估模型。最后,根据航路交叉点实际运行数据,以武汉立交桥及宜宾立交桥为例计算出搭建立交桥的总效益 DE。通过与民航相关管理部门的专家经验相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得出在航班流量大、运行复杂度高的繁忙交叉点更适宜搭建空中立交桥的结论。
  • 潘福全,李炜聪,闫仕源,张丽霞,李昕光,李 敏,徐巧妮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信号交叉口处不同信号灯显示状态对公交车驾驶员视觉特性影响规律,搭建由眼动仪、行车记录仪、电脑和电源转换器等构成的实验平台,采集信号交叉口处公交车驾驶员的眼睑闭合度、眨眼持续时间、注视点位置与注视次数、眨眼频率等视觉特性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信号交叉口处不同灯色状态下公交车驾驶员视觉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辆逐渐接近交叉口,驾驶员眼睑闭合度逐渐变小,眨眼频率逐渐增加;进入交叉口前驾驶员注视点集中在信号灯处,较少关注两侧车辆;不同灯色状态下驾驶员眨眼持续时间变化范围与变化规律均存在明显差异;驾驶员在通过信号交叉口时,注意力集中,存在抢绿灯行为。
  • 陈 静,刘玒玒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最优的物流配送路线是物流车辆调度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依据冷链物流配送基础理论,考虑成本、货物损失及制冷时长等因素,构建基于多配送中心的最小配送成本模型,建立由运输成本、制冷成本、损坏成本及绿色低碳成本组成的复合目标模型。利用蚁群算法求解,以某类冷链物流企业为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得出最短运输距离为39.06 km、成本为1 437.48元的结论。相对于搜索禁忌算法和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在多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路径优化方面,能够平均减少1.11 km的运输距离和51.21元成本,更好地解决物流路径优化问题,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 喻 娟1,王俊勇1,周 胜2,张陈林2,钟汉文2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半挂铰接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会形成内轮差,在增大车辆通道宽度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全轴转向技术能有效减少内轮差,提高车辆通过性。建立基于一阶延时转向控制策略的半挂铰接车辆运动学模型,对一阶延时控制方程可变参数展开解耦分析,并运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不同工况下,一阶延时可变参数跟随最优取值,且与第一轴速度线性相关、与第一轴转角的相关性较低。研究表明:与传统前轴转向车辆相比,最优参数下的一阶延时控制策略会使车辆轨迹偏移量降低约80%。该研究为改善半挂铰接车辆通过性问题提供思路,也为方案的后续工程化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 朱博文1,路永婕2,3,王建西2,4,孙 英5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对压装是保证铁路车辆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车轮、车轴真实结构和参数,对其注油压力、车轮直径变化量进行理论计算,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轮对注油压装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仿真模拟计算轮对注油压装过程。同时,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压装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注油压装过程中,压装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轮毂孔圆柱度、车轴轮座圆柱度、过盈量和摩擦系数;冷压过程中,对压装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轴轮座圆柱度、车轮毂孔圆柱度、过盈量和摩擦系数;冷压过程中,对起点陡升压力影响因素依次为车轮毂孔圆柱度、过盈量、车轴轮座圆柱度和摩擦系数。

  • 魏乐德1,张彦丽2,刘莹3,刘蒙蒙1,杨伟成1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域(郊)铁路是城市中心与城市副中心或周边城镇,进行组团快速化、公交化沟通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也是构建大型城市组团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户铁路现状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出发,利用SWOT分析法,对西户铁路所处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既有西户铁路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低沿线环境差等缺点日益凸显的现状,从社会、经济与产业、环境角度分析西户铁路改造的可行性及应对策略。研究能有效盘活西户铁路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并为大西安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完善、大西安区域路网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侯妍君,沈建文,申樟虹,郭 然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由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组成,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合理排布列车的维修运用计划,给出每列车适宜的日运行计划,优化检修车和备用车的配置数量。以列车每日运行需求、检修计划为约束条件,建立车辆运用计划模型,并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案例,运用 mathmatica计算,对比月修、架修、大修时列车的每日运行计划,优化每日列车开行次数,准确得到列车的到达检修时间及周期,从而避免大量列车同时到达检修周期。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列车的欠(过)修问题,使列车运用更加合理,为未来智慧化轨道交通的列车排布打下基础。

  • 汪 优1,赵晓薇1,马婷婷1,陈宝光1,2,帖卉霞3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69-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案及人、材、机等多因素影响,会产生实际工程造价与计算所得造价相差较大情况。以造价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额编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公路行业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参考。纵向上以数学模型在定额编制中的发展历程为轴线,归纳为简单数学模型及复杂数学模型、复合数学模型3个阶段;横向上以数学模型适用情况为轴线,将数学模型归纳为数据处理类、关联分析类及因素分析类3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在定额编制中发挥不同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 郝添磊,范俊玲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23(5):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陕西省2001—2019年相关统计数据,从物流业和经济发展两个维度分别选取货运量、GDP等14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函数,并测算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数据。以综合评价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陕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具有长期正向影响,物流业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长期正向影响,但短期影响更明显;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贡献程度大于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