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 全选
    |
  • 潘福全,邢英,杨金顺,张丽霞,杨晓霞,徐巧妮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1-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海底隧道各方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总结国内外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研究进展。以国内某海底隧道为例,阐述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形式、空间与时间分布、车型等事故特点,将海底隧道事故安全影响因素按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交通事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海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途径及对策,提高海底隧道内的交通安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 隽海民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交枢纽是协调多种方式和多条线路组织换乘、提高公交运行效率的纽带和关键节点,大连市和平广场公交枢纽建成运营十余年,随着周边公交体系的发展变化,亟待统筹资源进一步提升枢纽的功能和作用。系统梳理该枢纽的周边公交体系,并对实测流量及意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临近集中站点共同形成"组合枢纽",以及组合枢纽各部分之间应建立便捷、安全步行系统的方案。按照"一体化"运行模式配置线路,并实施动态运营调度,将明显提升公交枢纽服务范围和乘客接纳能力,为解决城市中心区公交枢纽选址难问题提供借鉴。
  • 秦焕美,囤莹莹,陈艳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出行调查,对比分析大型机场小汽车短时停车行为,建立出行者短时停车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场停车收费价格并改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减少出行者短时停车选择小汽车的比例,研究结果为合理引导机场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有效缓解机场停车问题。
  • 杜芳芳,巨玉祥,李卓,王苗苗,常娜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17-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植保无人机在多个小面积农产品种植区域农药喷洒任务分配优化问题,考虑农药喷洒时无人机任务分配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建立基于农药喷洒总收益最大的优化模型。采用蚁群算法求解上述模型,并设置算法中的编码、交叉和变异方式。通过算例分析,设置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构建的模型及算法对于无人机农药喷洒任务分配优化决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求解得到的植保无人机作业次序缩短了植保无人机的航行距离,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喷洒作业更加方便高效。
  • 范永强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COOT系统实施公交优先为研究对象,以信号控制系统层面实施公交优先为视角,通过SCOOT系统控制参数、前端信号机控制参数的设置和优化等技术方法,为其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公交优先策略提供参照。以阜外大街为例,采用无源公交车辆检测技术,用SCOOT系统参数描述公交优先的原理和过程,对比分析实施公交优先方案前后的公交车辆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SCOOT系统进行的公交优先控制能有效缩短公交车辆的行程时间,减少车辆延误。
  • 李文锋,杨旭,林艳玲,游建泳,程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交准时定点到站是衡量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居民公交出行的最大期盼。公交日常运营能产生海量的GPS定位数据,运用海量公交车辆GPS数据,基于站点、路段及线路维度,精准计算公交车辆运行时长及速度变化特征,并计算公交运行时间的可靠度,从而评估公交准点到站的可靠性。以厦门市公交专用道的开通为背景,提出基于公交专用道背景的公交准点到站预测方法,预测公交专用道上公交线路的定点到站时间,实现公交专用道沿线线路的“定点发车,准时到站”目标。
  • 王存秋,李超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分析客流在站厅及站台的分布情况,在不改变原有设备设施布局情况下进行客流组织优化。以青岛地铁北九水站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模,统计客流分布情况,分析客流拥堵点,通过优化客流走行路径,降低客流密度、提高客流流量速率,为实际车站客运组织提供参考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使车站客流密度分布均匀,乘客在站停留时间变短。
  • 姚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通勤者在不确定环境下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依据通勤者在出行方式选择中的思维习惯,引入行程时间和行程费用两个参照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对两个参照点的累积前景值进行规范化。考虑指标权重给出综合累积前景值,建立出行方式的选择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分析各自前景值和综合前景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参照点的变化对通勤者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两个参考点的累积前景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通勤者对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相比行程费用,行程时间对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较大;对于中等出行距离,地铁更接近通勤者的心理预期,与大中型城市的出行现象相符合。
  • 刘娜,张玺,石超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采取"商超+社区"创新无接触配送模式对疫情影响下的社区进行物资配送,以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利用SOM神经网络算法与遗传算法求解车辆路径规划中的特例问题——TSP问题,以湖北省黄石港区社区物资配送路径为例,对两种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遗传算法比SOM神经网络算法拥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及效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路径距离为初始路径距离的37.2%,使用遗传算法可更快地搜寻到最佳的物资配送路径,得到较好的物资配送方案。
  • 杨中才,王根宝,陈继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研究高掺量橡胶粉对SMA混合料的影响,选择胶粉掺量和纤维作为影响因素,制备不同掺量的胶粉和纤维,结合试验段评价情况,研究高掺量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表明:橡胶粉掺量为25%时混合料粘度体系最大,不掺纤维对混合料性能更优异,尤其高温性能更突出。
  • 白玉祥,韦秉旭,郑威,杨超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4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裂隙和膨胀力综合影响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通过引入膨胀力对传统圆弧形滑动面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方法探究膨胀土边坡在不同降雨工况下渗流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稳定系数变化规律。经探究,改进后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可较好地反映膨胀特性的影响及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裂隙深度共同决定膨胀土边坡经雨水入渗的影响深度,且该深度同膨胀土边坡在气候营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化带深度相近。停雨期内,裂隙的存在会加剧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膨胀力严重影响稳定系数,考虑膨胀力后稳定系数减小约30%;稳定系数会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膨胀力的增大持续减小。
  • 陶绍钧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区施工道路建设中,路线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大纵坡与工程规模、投资和环保关系密切。若严格执行公路标准,则会出现高填深挖、桥隧工程规模大等情况,势必增大投资和环境破坏;同时,由于设计车辆和适用范围不同,也不能完全照搬农村道路、水利水电、厂矿等规范。以川藏铁路施工道路为研究对象,从车辆转弯和爬坡性能分析的角度对施工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和最大爬坡度进行分析,提出圆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大纵坡建议值。建议值均低于现行公路标准的要求,更能适应川藏铁路沿线复杂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不仅可以减少高填深挖及对环境的破坏,还可缩短施工道路长度、降低工程投资。
  • 翟登攀,张熙颖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的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条件对于具有温敏性的沥青路面极为不利。此区域沥青路面病害类型丰富、发生很早且发育很快,因此,投入到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中的经费数额巨大。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防患于未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传统的人工养护方法决策过程效率较低且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对季冻区沥青路面病害综合调查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并建立“病害库”,同时,结合季冻区养护规范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库”,采用MATLAB工具箱中的BP神经网络实现对病害的分类分级,并以此将“病害库”与“养护措施”进行样本训练学习,建立对应各种类各程度道路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模型。
  • 任阳虹,陈绍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67-7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运输业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水平反作用于交通运输业建设。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二者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关系,并以此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研究区域为四川省,数据为1998—2017年的交通运输及经济水平数据。模型结果显示,交通运输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发展交通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运输较铁路与公路起步晚,但航空运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延伸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川内欠发达地区需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建设,以释放投资活力、刺激经济持续增长。
  • 李兵祖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5): 7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动态和静态检测方法得到线路几何状态数据,从轨道中波不平顺评价入手,建立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均值管理中的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TQI)作为时域评价方法,用tanh函数作归一化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轨道平顺性指标值(Track Comprehensive Index,TCI)。最后依据宝中线经常保养、临时补修、作业验收所得数据对轨道平顺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准确评价轨道平顺性,并找出不平顺的位置,对轨道养护作业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