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25
  

  • 全选
    |
  • 吴立新,严贵龙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1-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驾驶员的视点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Dikablis智能眼动仪,通过在选取路段进行的实车试验,获取驾驶员在通过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横道线时的眼动参数与注视行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通过人行横道时,白天和夜间视点在中心区域的注视时间比分别占到了34%和51%,在右侧区域占到了45.3%和34.7%。从正常路段向人行横道过渡时,白天瞳孔面积的变化率达到44.4%,夜间变化率达到26%。正常路段的瞳孔面积夜间相比白天变化率达到65.3%,人行横道处变化率达到67.4%,与白天相比驾驶员的紧张程度高。
  • 陈欣,李心茹,戴靓,宣超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5-1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航空运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典型机场群。文章以三大典型机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滑动时间窗的航线网络拓扑结构,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机场群航线网络动态特征和同构性。研究结果表明,机场群航线网络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网络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波峰和波谷动态性,并且长三角机场群的航班集中度分布明显高于其他两大机场群。文章首次从航线网络视角,运用Dice相似系数衡量了机场群内部各机场之间航线网络同构性程度。
  • 梁春岩,曹帅,汤庆如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12-1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及交织区的交通运行特性,以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快速路匝道出口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实测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分析交通冲突特性、交通流流量特性及密度特性,建立研究路段交通冲突数与流量和交通密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出口处车流量的冲突数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交通密度的关系中则存在一个临界值(交通密度达到131辆/km,交通流变为强制流)。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借鉴。
  • 谷阳阳,柴智勇,史雪莹,王长帅,朱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17-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辆颜色是影响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动态运行环境下车辆颜色、车型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首先,建立不同颜色、车型车辆模型及其白天与黄昏两种道路环境,构建6类典型驾驶场景;其次,选取25名测试人员,采用组内实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实验中利用驾驶模拟系统、眼动仪与多导生理仪采集车辆运行、驾驶员眼动与心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驾驶员对车辆的识认有明显差异,白天识认距离明显高于黄昏,大客车则明显高于小轿车,黑色车辆在黄昏时识认性明显低于其他车辆,尤其是在观察前方车辆时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车辆颜色对于驾驶员识认距离存在明显影响,尤其是小型车辆在黄昏时响更为显著,以上结果应在车辆颜色选择及驾驶员培训时予以关注。

  • 赵己周; 杨颖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24-2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分析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相较于传统的信息收集手段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廉等优势。文中提出一套完整的网络文本分析方法,采用结巴分词、TF-IDF模型以及SnowNLP等工具及算法分析识别网民对于天津公交系统的讨论热点及情感倾向,结果显示,公众对于天津市常规公交系统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驾驶员驾驶行为以及公交运营计划的执行情况等方面。此外,公众对于天津市常规公交的情感倾向呈现为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各占50%左右。
  • 丁鹏程, 杨明, 郑长江, 朱健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勤交通出行特征是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数据基础,如何有效提取通勤出行特征成为研究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特性和通勤出行特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建立通勤出行特征提取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与传统的居民出行调查分析进行对比,验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通勤出行特征研究的可行性。
  • 都雪静; 陈占丽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3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某款纯电动SUV保险杠在低速正面碰撞工况下的耐撞指标,提高其耐撞性能。首先依据RCAR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建立某纯电动SUV正面全宽低速保险杠碰撞有限元模型;其次,从防撞梁、吸能盒的吸能和变形以及车体损坏情况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防撞梁强度不足,导致吸能盒未发挥低速吸能效果,风扇受到挤压。最后从防撞梁截面型式、材料,厚度3个影响防撞梁强度的因素出发,提出3种优化改进方案。研究表明,方案3防撞梁低速碰撞耐撞性最好,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满足了RCAR测试的要求。
  • 马荣影,储江伟,艾曦锋,李宏刚,韩锐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42-4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不断上升,石化燃料消耗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汽车节能问题引人关注。为找出车辆运行工况和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对油耗的影响。文章通过OBD检测仪获取车辆运行状态参数,即怠速比例(IR)、匀速比例(CR)、加速比例(AR)、减速比例(RR)、平均速度(vA)、平均转速(NA)、热车时间(TH)、平均节气门开度变化率(PA)、平均节气门开度(TA)和平均油耗(FA)等行程片段的数据,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平台,使用K-means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使用轮廓系数法和手肘法确定聚类数,根据聚类结果可分析出车辆在市区内运行时,在车辆运行工况一组聚类中,处于怠速比例高的簇中,匀速比例较少,频繁地加减速行驶以致于一部分能量以加速阻力或制动时的热能形式消失,导致油耗较高。在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一组聚类中,油耗高的簇是由于其平均车速较低,发动机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所致。
  • 李春雷,储江伟,李红,黄赫,袁善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飞轮储能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发展潜能巨大。文章以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通过整车仿真,分析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的能量回收效率。建立搭载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系统的整车模型,并仿真验证,在初速度为70km/h时,制动时间为5.853s,制动距离为70.67m。分别在不同初始速度和储能飞轮转动惯量条件下进行制动仿真。随着初速度提高,电磁转差离合器作用时间延长,飞轮储存能量增加,但储能飞轮的回收效率相差不大,且能量回收效率均不低于22.4%;转动惯量越大,回收的能量多,回收效率高,但制动时间增加,不利于行车的安全性。由此得出结论: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制动产生的能量,选择合适转动惯量的飞轮可以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 卢智强; 伍建; 肖龙鸽; 黄成; 文茂林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51-5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城市隧道沿线邻近既有桩基的情况下,隧道开挖导致的地层变形规律,本文通过一个透明土物理模型试验并采用基于PIV技术的土体内部断层三维变形量测系统监测变形,得到了在既有桩基影响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区域主要位于隧道上方及上方左右两侧,变形主要以竖向沉降为主,水平变形为辅,砂土地层呈现出整体较均匀变形模式,竖直与水平方向变形均大致对应隧道轴线对称;砂土地层中,隧道掌子面在桩基-隧道中心轴线前时,隧道周围地层变形较小,即隧道开挖的影响还未到达(刚到达)该区域;掌子面位置经过桩基-隧道中心轴线切面后,该切面上地层发生持续变形,直至掌子面位置距离该面约2倍直径后重新达到稳定平衡状态,变形基本完成。
  • 方学东,江圣泽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西南某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板进行应力分析,通过现场钻芯取样和劈裂实验得出劈裂强度值和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飞机荷载作用下的板边应力。由应力折减系数得出板边计算应力,判断道面能够运行的最大飞机重量。比较板边自由与不自由两种状态下道面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发现高温作用下道面的受力变化与低温状态下不同,对机场道面在夏季和冬季运行时提出建议。
  • 张王乐元,张荠丰,盛可鉴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理论为基础,依托工程实际,研究装配式简支T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应用,探讨体外筋锚固装置的设计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施工控制问题,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中小跨径装配式简支T梁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何晓平,郭富蓉,巨玉祥,李卓,陈晓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共享经济条件下,企业进入市场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出行者的积极参与,利用演化博弈论将政府、私营企业、出行者三者视为3个种群,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三者在动态博弈模型下逐渐演化形成稳定策略。通过寻找各个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出演化过程中影响最终演化走向的关键点,分析稳定条件,从而为进入市场的企业提供一定参考。
  • 肖青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 22(3):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充分利用机会成本原理,以货物时间价值损失、货物经时损失以及船舶额外营运成本为评价指标,构建船货匹配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为高效航道运输系统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评估提供参考。其中,货物时间价值损失测算模型运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思想,考虑长江水文特征、船舶待闸时长及船闸通行能力等因素,构建包含待闸时间敏感系数和船闸饱和度的货物时间价值损失测算公式;货物经时损失测算模型考虑货物品质和货物占用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微分方程,构建分段损失率的货物经时损失测算公式。估算结果显示,当前三峡枢纽碍航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亿元,其中集装箱及船舶受损最严重。因此,三峡枢纽管理部门可结合经济损失优化船舶调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