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7-25
  

  • 全选
    |
  • 邓红星, 王玮琦, 王永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公路零担物流企业末端配送货源的不确定性和广泛性、单位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以及存在的配送网络体系不健全、配送路径规划不当等问题,建立相应的配送路径优化数学模型。将JOPT(配送路径优化和移动资源调度算法包)作为优化具体配送路径的手段,进行仿真流程设计、优化参数设定,并进行仿真求解,获得最优的配送路径。结合具体实例,将JOPT算法优化后的配送路径与原路径进行比较,发现配送里程相对缩短,配送成本相应降低。 
  • 李庆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拉日铁路作为青藏铁路的第一条延伸线,充分激发青藏铁路的潜能,展现出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同时也为西藏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通过详细研究拉日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多个角度定性分析拉日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采用灰度预测模型进行定量计算,论证拉日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何永明, 尚庆鹏,王爽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障“低头族”的过街安全,设计一种城市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警示系统。该系统由地面凸起警示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和声光警示子系统组成,利用地面颜色变化及爆闪灯、语音提示和地面凹凸变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引起“低头族”的警觉,从而提醒过街行人安全过街。建立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大幅度减少行人看手机过街行为,有效避免过街时由于看手机引起的分心,从而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 王宁; 曹为政; 储晓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接驳效果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由此形成公交接运线路的优化问题(FBNDP)。基于接驳公交线网的既有模型研究,综合考虑接运效率、乘客出行成本等因素建立接驳公交线网的数学模型;基于既有模型特点和求解方法,提出采用元胞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十字”和“省政府”两站周围的接驳线网布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典遗传算法和元胞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在迭代次数和求解目标函数上元胞遗传算法都要优于经典遗传算法,从而证明元胞遗传算法用于接驳线网优化问题具有可行性。
  • 殷巍; 张蕴琦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居民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通勤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对居民的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偏好等信息开展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因素对居民选择通勤的交通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满意度对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最后,根据大连市的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对现状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本研究对未来城市的交通发展,以及制定相关针对性措施能够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
  • 杨晔,王立晓,左志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比较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严重程度,根据某城市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别以交通事故驾驶员和乘客受伤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从事故基本信息、事故人员数据、现场环境数据等方面选取自变量,运用二项Logit模型分别建立驾驶员和乘客受伤严重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仅有人员的年龄变量、事故形态变量在驾驶员模型和乘客模型中都表现为显著,其余变量的显著性在两模型中不同。因此,不仅要关注驾驶员的受伤严重程度,还要重视乘客的受伤情况,给予乘客更多保护。
  • 林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厦门会展中心展会期间交通为研究对象,旨在减少展会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通过对会展片区现状交通设施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剖析现状展会交通存在的问题,结合展会交通出行特征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道路功能、增加对外通道、健全公交体系、增加停车供给、提升慢行条件、完善停车引导和定制交管措施等七方面系统提出交通组织策略,力图合理匹配展会期间交通需求与供给,有序组织展会期间交通,保障展会有序运营。现有部分措施已落地实施,展会期间交通运行情况得到一定改善。
  • 米荣伟, 王文强, 赵琴,盛玉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交叉口为例,研究左转车道位置布局变化对交叉口交通流特性的影响。首先对现有交叉口的交通量、信控周期、驶入车速、线形等进行调查,然后分析左转车道位置改变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情况[1]。采用校正流率在Vissim中模拟不同左转弯交通流比例、不同交通负荷及不同大型车比例情况下,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改变情况。最后,运用交通冲突法分析改变车道布局后交叉口的安全性。研究显示:改变左转车道的水平位置不会影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当改变左转车辆比例时对交叉口通行效率没有影响;当改变交叉口交通负荷或者左转大型车辆比例改变时,改变左转车道水平位置会对交叉口通行效率有所提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左转车道中大型车量相对较多的交叉口服务水平,通过简单的车道位置变换使交叉口可以更好地发挥集散交通流功能。
  • 王云龙,张洪田,孙远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力分配控制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的核心技术,其动力分配是否合理、灵活以及精准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各方面性能表现。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不同运行工况的道路试验测试,研究混合动力系统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不同电池SOC值和不同加速踏板开度时,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分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试验表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根据驾驶人的驾驶意图,在保证驾驶人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发动机稳定工作在最优工作区域,实现既可以有效节省燃油,又不会因为考虑燃油经济性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
  • 王强,齐鹏,王云龙,杨兆,王国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46-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了解工程翻新轮胎在使用中出现的胎面磨损加剧、崩花掉块、胎面脱层、被压爆、刺爆等失效形式,确定26.5R25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各层应力约束条件及剪切应力约束条件、计算机几何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工程车辆翻新轮胎自由充气、自由旋转工况的各层综合应力及剪切应力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在自由充气及自由旋转工况下各层的应力、剪切应力、弹性应变及应变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翻新轮胎胎体层(0.81 MPa)及胎面层的胎肩部位所受应力最大(2.23 MPa),带束层次之(0.42 MPa),胎体层及带束层为主要承力部件,缓冲层与带束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0.001 MPa)。翻新前要加强胎体层及带束层的质量检测,翻新时要加强带束层与缓冲层的粘合强度。研究成果可为工程翻新轮胎的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及动力性能、失效机理分析等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 张卫华,曹世全,王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道路行车视距的研究,综合考虑雨天影响下的环境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以及道路平曲线半径、横坡值等参数,构建一种适合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路段的安全限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及雨天条件下的低能见度是影响平曲线路段限速的重要因素,依据计算结果,可对多雨地区的平曲线极限半径进行优化设置,同时针对多种降雨强度给出不同平曲线路段对应的限速设计值。
  • 刘忠根,金亚龙,王文斌,李禹铮,许西淼,高松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产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在施工生产中必不可少。好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试验验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研究就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进行详细设计阐述。结合黄陵至延安实体项目,对其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的配合比设计三阶段分别进行说明,通过本工程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旨在能为今后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能促进拌合楼保量保质生产,进而确保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 尹冰,李立,王莹,葛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65-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寒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特殊,公路土质边坡内部在温度场、水分场的共同作用下,结构的破坏形式也十分特殊,对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新要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冻融界面的强度损伤系数,结合寒区的气候特点及水分作用规律,考虑渗流场、温度场的耦合控制,提出土质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对优化寒区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优化边坡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 符运选,黄己伟,肖川,袁林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atlab提供强大的矩阵运算功能和丰富的工具箱,同时具有编程语言简单和易于掌握的特点,可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编程效率,蒙特卡罗法是进行结构可靠度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先论述蒙特卡罗法的基本内容,其次介绍其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方法,接着阐述施工可靠度的定义及其评判桥梁施工质量的基本原理。最后以25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为例,介绍Matlab实现蒙特卡罗法在T梁施工可靠度中的应用。
  • 毛玮芸,朱立群,王珏,夏可冰,付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交通运输部在四省展开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工作以来,多个城市对绕城高速收费优惠政策展开研究。为测算优惠方案实施后政府对业主补贴、评估方案带来的交通影响,进行四阶段法建模。在模型构建中,通过方式划分阶段建立优惠群体OD矩阵,并针对预测结果对收费敏感这一特点,重新标定阻抗函数及时间价值参数,提升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结果从补贴总额、时间节约效益、环境效益和交通影响四个关键点对收费政策调整后的影响进行评价,金华地区牌照方案与义乌牌照方案相比缓堵效果相对较好,在减排和时间效益节约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单位补贴带来的效益提升不够显著。
  • 曹明,马天驰,宋伟,江智云,郭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4):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道路施工放样多采用全站仪坐标法以及内业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VSTO和.NET的技术方法,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开发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此嵌入程序可以部署在Excel菜单栏,通过对录入的设计数据进行道路中边桩坐标以及横断面坐标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检核,通过试验和工程项目验证该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