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5
  

  • 全选
    |
  • 姚智胜, 熊志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1-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历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指出北京线网规划发展规律和经验,分析新形势 下国家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发展转型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指出新形势下线网规划的新要求。对轨 道交通现状问题进行评估,指出现状轨道交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下,从上位 规划和规划实施评估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分析,分别研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线网功能层次与 组织问题、中心地区既有线网提升问题、区域快线规划问题、副中心线网规划问题5个线网规划所面临的 关键问题,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刘娜,王宏斌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应急疏散过程中旅客在瓶颈口竞争行为的分析和微观描述,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创建的Anylogic对其进行模拟仿真。仿真分别对比地铁站站台与通道连接处的瓶颈口和该瓶颈口改造后进行分析,两种情况下行人进入通道前的正向和侧向通过能力和通过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瓶颈口大大缓解旅客在此处的拥堵现象,旅客在瓶颈口的通过能力和旅客整体走行速度都有较大提高。
  • 张鹏, 张鹏翔, 赵雨旸, 吴丽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公交优先理念已为我国社会所共识。传统的交叉 口信号配时方案的信号周期是用车辆总延误最小来确定,没有给公交车以优先权,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该方法以公交车辆的人均延误最小为决策目标,并将其运用 在实际的交叉口上进行配时优化研究。以哈尔滨市红旗大街-东直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配时数 据和交通量进行实地调查,应用公交优先的配时方法进行配时,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降低公交车在交叉 口的延误。
  • 江丽, 刘康康, 汪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郑州市北三环道路区域交通流量,预测其路段未来的远景交通流量。根据预测结果,分高架 道路与地面道路两个模块进行组织分析,其中高架道路近期服务水平为一级,中远期为二、三级,交通状况 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建设规划所采用的双向6车道能够满足远期交通需求,加上远期BRT专用车道,建议地 面采用双向8车道的建设规模。对于完善郑州市经开区周边的交通条件、促进郑州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 用。
  • 冯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20-2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灰色理论,以包神铁路北线2010—2016年的货运量为基础对包神北线的货运量进行预测。根 据GM(1,1)模型建立的步骤,建立包神北线货运量预测模型,并对残差进行分析,并通过残差修正模型对残 差进行修正;最后使包神北线货运量的预测值在合理的预测精度之内,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管理决 策人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罗亦俊, 刘小亮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网络优化中,路由器的网络计算能力提升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网络请求的响应时间。在传统的 有向赋权最短路径求解过程中,Dijkstra算法仍存在慢收敛问题。建立一个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问题模型 ,并利用禁忌搜索算法框架,对禁忌搜索算法的常用参数进行设置,对多个实例拓扑网络结构编程求解,经 多组数据测试和分析,证明该方法能适应多条路径选择,算法可行并有效。
  • 任其亮, 柏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28-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良好的网约车驾驶员诚信是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网约车驾驶员使用虚假信息注 册等6个方面不诚信问题进行总结,从缺信成本低等4个方面分析导致网约车驾驶员不诚信的原因,并从严 格对网约车驾驶员进行审查与再审查等5个方面提出加强网约车驾驶员诚信管理的有关对策,对完善“互 联网+”背景下网约车规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 郝世洋, 陈艳艳, 赖见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规范出租车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提出涵盖舒适性、便捷性、经济性、安 全性、服务规范性五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车容车况、运营规范性两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进而构建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最后,以武汉市出租车为例,进行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验证。结果表 明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能够对出租车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诊断出租车服务中存在的“症结”。
  • 杜海涛, 王梦菊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36-4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中通道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中山市交通影响尤为明显。 介绍深中通道的建设背景,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大型跨海通道对所在城市交通发展影响的案例,从深中通道 对中山交通战略地位、区域交通一体化、市域路网格局、居民出行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深中通道 对中山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为中山市城市交通如何应对深中通道带来的影响提供依据。
  • 刘立巧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41-4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享单车的兴起,为出行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可持续 发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讨论共享单车如 何与公共交通以及公共自行车的协调运行,分析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以及如何提高共享单车运行的安全性; 最后针对当前共享单车运行系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许文秀,张珊珊,吴金卓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45-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促使小型汽车出行者在城市中心外围换乘公交车出行,最大限度地建立满足停车设施使用者、投资者及管理者三方效益最优的停车场。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模型选址,提出基于GIS的初步选址和贝叶斯网络建立决策指标体系的两阶段城市换乘停车场选址模型。第一步,根据停车场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首先使用均方差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其次,采用GIS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地理空间选址适宜性分析;最后,结合各影响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进行初步选址。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决策指标体系,对备选停车场进行综合评判,得出较优选址方案。通过对选址结果进行实地考察,两阶段选址法符合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选址。
  • 王云龙,张洪田,孙远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ADVISOR2002仿真软件,构建不同混合度下混合动力系统匹配优化平台,以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依据,通过设计低、中、高混合度的混合动力系统,利用欧洲CYC_ECE_EUDC_LOW循环工况测试,对不同混合度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各自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实现动力系统的优化匹配。结果表明,高混合度的混联式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最优。
  • 张建华,胡宝雨,邹常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客车侧围内板作为客车室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乘客乘坐舒适性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探讨基于蜂窝夹层结构的木塑复合材料应用于客车侧围内板的可行性。建立参数模型,选出最符合侧围内板要求的形状尺寸,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为该种新型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借鉴。
  • 刘海林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技术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的工程投资、运输组织方式及在路网中的作用。德令哈—旺尕秀铁路地处青海省德令哈市,是当地石灰石资源开发利用及德令哈工业园区的配套工程,为使该项目符合运输需求,并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先进行铁路技术标准的选择。通过研究该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路网适应性、运输组织、地形条件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限制坡度及牵引种类进行综合性比较,得出不同的坡度方案及牵引种类对工程投资及运输组织、运营成本的影响,最终确定其合理的技术标准。在该过程中诠释铁路建设中主要技术标准选择的原则及方法,为铁路建设项目主要技术标准的比选提供参考和借鉴。
  • 雷啸天,潘梦阳,赵玉如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自稳性差,岩体破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拱顶崩塌,掌子面失稳等问题。为保证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前期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对软弱围岩进行注浆预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拱部注浆、全环注浆及不注浆3种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注浆方式对围岩的加固效果和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围岩稳定性,为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提供指导。
  • 苟红兵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71-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0#块收缩徐变效应,以普湾桥两个0#块为分析对象,分别进行为期160d的无应力状态下自由收缩分析和为期150d的预应力张拉后的收缩徐变分析。结合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对0#块收缩徐变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为:自由状态下顶板收缩速率大于底板收缩速率,张拉预应力状态下顶板徐变量大于底板徐变量;预应力箱梁的徐变效应、收缩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大小关系为:徐变效应>温度效应>收缩效应。
  • 吴定略,唐建亚,盛帆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20(1):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路面施工过程中,路面压实技术是施工质量管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地图的智能压实遍数计算方法,实时展现路面压实过程中的压实情况,同时实时存入数据库中保存,为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实时管理依据与质量溯源依据,实现路面压实质量的量化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