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05
  

  • 全选
    |
  • 吴立新, 陆友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1-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寒区低温因素的影响,对长春市冬季居民的出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行者个人特征及严寒条件时出行者对小汽车与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主观态度;对两种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进行分析,月收入是决定寒区居民选择小汽车还是轨道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是否拥有小汽车是显著影响因素,主观态度变量对出行方式选择影响程度较小,而出行者社会经济属性对出行方式选择影响较大。研究结论对优化寒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引导居民从小汽车出行转变到轨道交通出行有一定借鉴意义。
  • 钱丙益;赵蕾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线网规划方案评价的准确性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在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对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熵值法和TOPSIS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中使用较为成熟,在结合熵值法和专家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TOPSIS法计算各待评价方案与最优解的贴合度,从而确定最佳备选方案,最后,通过阜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
  • 周侃;林翰;王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9-1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探寻旅客出站检票行为特性入手,在观测出站检票口旅客到达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旅客到达时间分布拟合。建立到达率、服务率及服务台数均可随时间变化的旅客出站检票排队模型,并给出排队模型的递归求解算法,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验证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旅客出站检票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出站检票时间为3.16s。单列高铁列车旅客到达出站检票口的总时间与出站总旅客数呈对数关系,旅客到达出站检票口的时刻服从正态分布;所提出的排队系统运行指标递归求解算法的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在递归计算过程中划分的单元时间段长度越接近最小平均服务时间,递归算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越高。
  • 李静;蔡晓禹;蔡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地中心区医院的交通组织问题不仅加重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还一直是制约着医院发展的根本问题。研究通过对山地医院的出行生成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山地中心区医院出行特征的一般规律。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通过交通调查,分析该医院的出行特征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交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医院交通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努尔沙拉.巴得力汗;洪晓龙;艾力?斯木吐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20-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乌鲁木齐市老城区停车位供需矛盾、管理及规划不足、停车服务相对滞后等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乌鲁木齐市老城区目前的停车状况及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从差别化分区、错时停车、一体化设计、提高停车效率以及完善停车法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市停车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 孔慧慧; 李宏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对地铁闸机控制系统进行通行逻辑验证。可根据需求随意控制行人的行走速度、身高体重、携带行李大小、行走过程中的动作等通行要素,并对通行要素排列组合,自动模拟各种行人的通行过程。设计采用Unity3D的射线模拟闸机光电感应器,将乘客与射线的碰撞信息与真实闸机进行通信,在虚拟环境下模拟乘客通行,闸机的实物系统实现通行控制,采用虚实结合的闸机通行逻辑自动、高效验证方法。
  • 陆云佳;李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波市轨道交通尚处于运营初期,直接覆盖范围有限,可达性低,客流规模较小。基于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对宁波市轨道交通票价方案进行分析,通过与常规公交票价和其他城市票价水平的对比,得出宁波市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偏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宁波市轨道交通票价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票价方案调整建议。希望用适度低价来转换市民的出行习惯,提高轨道交通的客流吸引力,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孙磊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建路外公共停车场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停车场选址、停车场管理、出入口设计、车位诱导、停车选择行为等方面,而公共停车场规模计算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模型的参数获得和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研究避开现有模型中参数标定难、部分调查数据误差较大和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首先,利用增长率法获得满足未来停车需求自然增长的公共停车场期望供给规模;其次,采用圈层外推法快速获得公共停车场影响范围内周边道路的最小路网容量,反推公共停车场最大可接受规模。综合考虑停车需求增长和路网容量限制两个因素,获得规划公共停车场最适宜的建设规模。研究最后对计算方法给出实际算例,交通调查及计算过程均较为简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 王雷;姚志强;鹿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38-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安徽省池州市主城区为例,针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空间布局,采用GIS网络分析法进行评价。分别使用服务区分析方法和邻近设施分析方法计算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服务范围以及模拟居民点和公交站点到达邻近租赁点的出行路径。结果表明:现有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00m的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了主城区,但城区西南和南部的部分区域租赁点数量不足;居民点到邻近租赁点的人均距离为388.15m,其中分别有35.55%和72.82%的居民点到达邻近自行车租赁点的距离小于300m和500m,租赁点到居民点的距离与最佳出行距离还有较大差距;公交站点到邻近租赁点的平均距离为265.68m,分别有65.44%和88.97%的公交站点在租赁点的300m和500m服务范围内,租赁点到公交站点的出行距离尚可。
  • 孔亮, 和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指导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优化铁路资源配置,提高整个集疏运系统的能力,在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相关理论和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铁路运输组织、协同论等理论和方法,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调问题进行研究。以神华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为背景,对其协调性进行分析,析出限制系统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协调措施。
  • 王婷婷;王紫晨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航机场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作用愈来愈显著,而机场旅客吞吐量是衡量机场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提供合理的最优调配的重要指标,准确地预测旅客吞吐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选用龙洞堡机场2006-2016年的旅客吞吐量数据,运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相比,结果证明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精度,运用该方法对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是切实可行的。最后对接下来两年的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
  • 童小龙;巴可伟;张腾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52-5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营交通量预测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往预测所需路段交通量和OD数据都是通过实地交通调查和OD反推得到,预测精度较低。预测时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ETC的联网新背景,采用新的数据获取途径,提出增长率法和四阶段法相结合的高速公路运营交通量预测方法,并以岱黄高速为例对预测方法进行验证。
  • 孙真;张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56-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物流配送中末端物流配送成本高、配送时效差、满意度低等问题。整合分析现有末端配送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尝试将共同配送理论运用在物流末端配送中,建立物流末端共同配送体系。利用共同配送将城市末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并做统一分配规划,以减少配送中很多不必要的环节,从而规范配送节点体系、改善城市交通,缓解末端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 廉静;纪少波;廖宝梁;吕承举;张昱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需求也大大增加,由此造成我国近年来交通行业能耗量飞速增长,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山东省部分交通运输企业运输装备的日常运营数据建立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体系,以寻求有效降低交通运输能耗的方法。研究将客运车辆能耗统计工作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实现能耗的评估及预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实际结果偏差在6.73%以内,能够为车辆能耗估算及预测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周转量、电器能耗占用比例以及客位利用率与车辆能耗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 卫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膨胀土地区隧道洞口施工易引发滑坡、坍塌、变形开裂等灾害。文中通过对三淅高速李家坪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进行研究,总结滑坡发展过程及监测数据,归纳膨胀土洞口滑坡的发展特征及规律,分析滑坡产生的机制及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运用理正分析软件定量验证在自然工况和削坡卸载后的稳定性系数,对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保等因素,采用削坡减载+洞内注浆加固+封闭地表裂缝的综合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性质的衬砌裂缝。此项治理使滑坡变形破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洞内裂缝未发展,此工程实例有一定借鉴价值。
  • 邓伟建; 陈富坚; 郑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弯坡组合路段提供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法,对国内外道路线形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以往道路线形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速度、车辆行驶特性、驾驶员心理、生理以及可靠性理论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两种弯坡组合路段设计思路。
  • 谭美容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5):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票价是我国客运运输市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应用价格歧视理论对我国铁路、公路客运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铁路、公路客运票价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不相符,为促进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应改革目前票价机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动态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