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8-05
  

  • 全选
    |
  • 李君羡, 沈宙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1-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加坡交通规划管理部门针对新加坡交通供需矛盾、用地限制严格、服务要求提升的现状,提出的交通规划策略可供我国参考。回顾新加坡交通规划宗旨与策略发展,对其具有的前瞻性,重视公交、土地与交通一体化考虑等特征进行分析;介绍新加坡交通建设组织体制,阐述各部门紧密合作、机构精简的优势;列举控制小汽车总量、道路收费、完善公交、提升慢行交通便利等措施,彰显新加坡治理交通问题的统筹性及方法的实效性。总结新加坡交通规划管理部门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以及效果,提炼新加坡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特点,为我国现阶段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 王星, 刘小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全国交通事故数为研究对象,旨在实现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预测,通过采用灰色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依据2005~2014年的全国交通事故起数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对未来3年的交通事故数进行实例预测。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残差均值相比单一的灰色模型降低了0.020 4,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4.45%,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预测结果具有动态波动性,更符合实际需求,从而为道路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肖赛, 雷叶维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14-1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明确驾驶人生理特性在驾驶疲劳领域的研究现状,对驾驶疲劳致因及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驾驶疲劳产生的人口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归纳3类驾驶人生理特性在公路驾驶疲劳监测研究现状,简述目前针对公路驾驶疲劳的综合监测技术;最后论述驾驶人生理特性在未来驾驶疲劳监测系统和设备研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和分析揭示:未来针对驾驶疲劳的检测及评价当以具体道路环境类型作为研究基础,需建立驾驶人生理特性与车辆行为变化特性的评价指标,建设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驾驶疲劳监测系统,方便有关部门对驾驶疲劳现象的监测,有效遏制驾驶疲劳的发生。
  • 曾永松, 盛志前, 王弟鑫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20-2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中国大型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障碍。山地城市受限于地形条件,其道路交通尤为复杂,在交通运行上具体表现为:次支路网连通性差,路网流量不均衡,立交节点交通拥堵常态化。对于重庆等山地城市来讲,立交形式选择尤为重要,不仅要做到功能与等级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的非饱和流状态下,立交节点形式优劣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效率优先为主,而对于商圈周围等拥堵“常态化”区域,交通运行常常处于饱和流状态,有必要通过信号控制等方式“截流分压”,实现对整个区域的交通流量控制。
  • 朱萧篥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突发性灾害事件已严重威胁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物资运输响应机制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应急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类物资概念,将应急物资需求按其重要性、稀缺性、时效性和固有特征进行分级。通过设计和构建分类运输模型,实现灾害条件下应急物资运输的双目标优化,即实现重要物资一次运输时间和两次运输总时间的最小。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算列,进一步证实基于需求分级的应急运输模型的有效性。 
  • 吴开信, 吴子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30-3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使运量-运能之间能具有更好的匹配关系,研究列车的实时调度问题。在分析旅客需求特征和行车条件的基础上,以列车的运行时间、停站时间、发车时刻为决策变量,以旅客出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序列二次规划和迭代凸规划两种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广州地铁8号线为例进行分析,算例表明该模型在列车实时调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基于迭代的凸规划算法可显著提高大规模问题的求解速度。
  • 全超, 何曦, 吴佳佳, 周子朝, 丁祎晨, 赵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36-3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具有复杂共线交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分析多种共线交路形式的基础上,研究多交路中线路通过能力及其损失原因,确立不同的布点方案及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具体为避免共线区段交叉干扰所需要的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于复杂共线交路的运行线铺画方案。本研究有利于后续更高效地编制运行图,提高多交路运营组织质量,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多交路化、网络化趋势奠定理论基础。
  • 邓红星, 李嘉璐, 李昕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燃气公交是国内许多大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燃气公交是实现节能减排、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大力发展燃气公交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燃气公交车的安全问题。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对哈尔滨市的燃气公交车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对近年来哈尔滨市燃气公交车的安全事故进行调研,利用事故树法多角度地进行燃气安全事故分析,最后,根据事故树分析提出燃气公交车的安全管理办法。
  • 杨兆, 朱荣福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向节叉在汽车工作过程中承受复杂的载荷,文中应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万向节叉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施加约束和载荷,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场以及应变场的分布。利用ANSYS优化设计技术,在满足最大应力值约束条件下,使万向节叉设计参数合理组合,最终达到轻量化的设计目标。 
  • 王全, 闫章存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49-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沥青路面铺筑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明确信息化管控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沥青路面铺筑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进行详细求解,得出该实际工程项目信息化管控质量等级。
  • 魏冬, 赵斐, 吴晗, 王盘盘, 曾璐璐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开展研究。利用马歇尔体积设计法,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双面剪切疲劳等试验方法,评价混合料高低温、水稳及疲劳特性,并与SBS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好,低温性能有所降低,水稳定性较佳,具有较好的抗水损和抗剥落能力,且其抗剪切疲劳能力很好。
  • 袁绍勇, 杨转运, 易丽云, 刘勇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一期)深基坑工程实例,介绍砂卵石富水复杂条件下深基坑降水方案。基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依据规范对该深基坑的降水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以管井降水为主、辅以明排”的排水方式。共布设29口降水井,平均间距约为18m,井深25.0m;降水井成孔直径600mm,井管内壁直径为300mm,外径为360mm。在施工中,对基坑及周围建筑进行监测发现:基坑平面及垂直位移、地面沉降及桩的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表明采用该降水方案可行。 
  • 梁亚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64-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行费收入预测在高速公路建设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行费收入预测包括交通量、收费标准和收费里程三个要素。通过对计重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预测过程、步骤和方法的研究,提出收费系数法,进一步完善通行费收入预测工作,使预测结果更准确。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回购费用测算、资产评估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 储晓雷, 李丹, 李宏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城市园林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为软件设计基本需求,结合《国家园林城市评价标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评价要求,设计并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空间特性,利用GIS软件作为基础开发平台,在空间水平上管理城市园林绿地信息极为方便。文章以SuperMap为地理信息基础平台,设计基于GIS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模块,满足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对绿地管理的需要。 
  • 孔繁宇, 吕德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和融合,是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新生代制造方式,是工业制造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文中在对比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快速转变的途径。 
  • 张王乐元, 杨士锋, 夏文达, 王天麒, 王莹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 19(4):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第七届黑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背景,进行龙门式起重机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将有限元软件引入结构设计竞赛,有利于提高结构设计分析的水平,对今后的结构设计竞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