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25
  

  • 全选
    |
  • 崔宏耀, 王革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黑龙江省客运及物流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地域和客货运输的模式特性,对建构智能综合运输枢纽、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未来智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方案。
  • 陈园, 吴丽娜, 李奇龙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高速公路投资效益评估更加合理有效,在分析传统评估方案的基础上,以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为出发点,引入满意度法,并以模糊综合后评价理论为基础创建新评价方法。结合哈同高速建设项目,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检验。实际运用表明,文中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温鑫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9-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客运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铁路客运量的预测是运能分配、产品设计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使用我国铁路客流预测普遍采用的"四阶段"预测法对新建呼和浩特市到张家口市本线客流进行预测。在有无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的情况下,首先,使用重力模型对本线直接客运需求进行预测;其次,使用logit模型对直接需求进行运输方式分配;最后,在有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的情况下对产生的转移运量和诱增运量分别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证明,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对于本线旅客出行影响较大,结论可为本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 姜伟, 赵阿柱, 罗以丹, 苏南, 班越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出行者个人特性和出行特性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居民长距离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为对象,运用非集计模型中多项Logit(MNL)模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居民长距离出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比度和精度均达到要求,对居民的长距离出行选择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相关部门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 林新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旅客服务质量的管理现状,提出以SERVQUAL评价模型为基础,以每列客车为单位进行列车旅客评价的管理方法。分为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建立模型和综合评价四部分,据此计算得出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初步管理意见,避免对每列客车检查而产生人员浪费,提高客运管理效率。
  • 金晶, 曹慧红, 潘秀丽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辆经过交叉口,当车辆视线受阻时,对过街行人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利用随机威布尔分布函数,对车辆的可接受间隙概率参数进行估算。利用实际数据分析在有无视线遮挡情况下右转车辆的可接受间隙行为变化,并对连续右转车辆的车头时距进行简单描述。分析结果显示,在视线受阻情况下,右转车辆更倾向于选择较小间隙,连续右转车辆的车头时距也较大。该情况会增加人—车冲突,增加交通延迟、降低右转车辆的通行能力。
  • 周文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23-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可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同时,还要对站点周围其他衔接设施的建设进行规划布局。轨道交通不是一种"门到门"的交通方式,使乘客在选择轨道交通方式的同时,需要选择从出发地到轨道交通站点的出行方式,以及从轨道交通站点到目的地的出行方式,这是一个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多方式组合出行。研究将对兰州市典型轨道交通站点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出行者的出行选择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出行者选择的轨道交通两端的主要衔接方式,最后对站点周围的衔接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左乾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兰州市安宁区8所中小学校门口调查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小学校门口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计算8所中小学相对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在数据样本较小的情况下,应用SVM模型可以较好评价中小学校门口安全等级;在数据充足、影响因素指标赋值规范的情况下,评价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为中小学校门口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提供参考,有效地减少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
  • 李晓璐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32-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及时判别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特征的差异性和交通流的波动特性,对状态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将交通状态划分为畅通、缓行、拥堵、阻塞4类,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判别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算法。选取车速、流量、占有率作为交通状态判断指标,根据不同指标设计3种方案,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分析出仿真数据的聚类中心,对不同指标组合下的各样本交通状态进行判断,验证算法判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速度、流量、占有率为参数的FCM算法能较好地判别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精度较高。
  • 黄梨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对目标轨迹跟踪的实时性,提高其精度,提出双重采样粒子滤波模型。首先,利用粒子聚合技术对状态空间的粒子权值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形成聚合粒子,使得粒子在状态空间内分布更为合理。然后,利用线性优化方法重新产生新的粒子,优化粒子在状态空间的分布特性,增加粒子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精确性。经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准确,鲁棒性也较高。
  • 李政玲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4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应急物流网络的时间依赖性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将动态网络理论与鲁棒离散优化理论相结合,建立具有鲁棒特性的动态网络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蚁群算法基本理论,将算法中的启发因子加以改进,使之与优化模型相适应,并利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全路中寻求一条时效性高、鲁棒性好的路径以供应急物资运输。最后,举例验证研究所提出的优化理论及改进算法的合理性。
  • 夏菁, 金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运用粗集相关理论分析线路、调速设备和车流等事故因素,引入遗传算法进行属性约简,得到包括驼峰设计和运营线路纵断面变化、调速设备合理配置和新型重载车辆等几个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能够在决策时给出科学依据,以此降低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马符铭, 刘浩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冬季下雪的城市路面积雪影响道路交通,降雪天气会极大增加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从降雪天气条件下快速路的交通问题着手,首先分析快速路的交通特征,主要包括到达规律特征、速度特征和通行能力特征。其次,针对这三个特征,从车速、饱和流率和交叉口运行时间三个角度,定量对快速路的交通特征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从管理者和驾驶员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在降雪天气条件下快速路的交通问题解决措施。
  • 王颖, 孙凌, 张家平, 李剑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沥青中加入废旧橡胶粉,并对橡胶沥青和基质沥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橡胶粉的加入可增大沥青黏度,改善低温柔韧性,提高弹性恢复能力。采取相同沥青用量和相同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试验,表明橡胶粉的掺入可改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
  • 王婷, 孙玺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在现有MTC车道基础上进行整车式称重车道改造。从系统构成、称台规格确定、车道设备布设、秤台排水确定等方面对整车式称重车道改造问题进行分析,此问题是整车式称重车道改造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整车式称重改造设计实践,对整车式称重车道改造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 皇民, 肖昭然, 郭成龙, 苑俊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63-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 于鹏哲, 董自榆, 陈东旭, 陈晨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困扰各大汽车企业的汽车发电机噪声情况,设计以滤除环境噪音为目标,最终滤出发电机噪声信号,制作发电机试验台,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进行噪声测试。本研究成果可为发电机降噪提供参考。
  • 郭飞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隧道漏水对地铁的运营、养护及维修危害较大。在堵漏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轨道、管片进行监控量测,传统的人工监测无法实时掌握隧道结构的动态变化并满足信息化施工要求。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既有线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为案例,分析介绍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隧道运营堵漏施工中的实际运用。
  • 刘柏森, 张晔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 18(4):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高光谱图像(HSI)分类精度,基于集成学习方法提出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层次集成学习新框架。采用两种集成学习策略:外部集成及内部集成。在外部集成阶段,构造多种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和空间特征,使外部集成呈高度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分类精度;内部集成阶段,针对关联多特征集中的个体,Adaboost算法实现个体分类性能的提高。两组高光谱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Adaboost和单分类器相比较,该方法在整体精度方面有更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