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 王国峰1, 蔡明乐1, 葛 琪1, 张 梁2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导电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电极的设计与优化是关键工作,决定着导电沥青路面的导电效率,影响路面融冰雪的效果。在前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电极形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案设计,分别改变电极的间距、长度、材质进行实验,对比导电沥青试件的融雪效果。优化结果显示,选择铜作为电极材料,并综合考虑成本及后期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推荐最佳电极形式为单束铜电极,且间距为4cm 时沥青路面性价比及升温效果最佳。
  • 张煊铭, 张沛森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建筑固废基(BSW)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运用正交试验法,以水胶比、骨料取代率、骨料粒径为影响因素,对BSW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确定最优配合比及因素影响水平,利用线性拟合建立BSW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线性回归方程,探究不同龄期之间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4、骨料取代率为20%、骨料粒径为5~16mm 时BSW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佳;根据影响因素贡献率,对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水胶比、骨料取代率、骨料粒径;在线性回归方程中数据点都均匀分布在拟合线两侧,拟合程度相对较好。
  • 梅佳鸿1, 刘 伟1, 单景松2, 王 翔1, 宋成法2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以较高的黏结强度及优良的变形性能成为钢桥面黏结层材料选择之一。根据钢桥面黏结层层铺法特点,制作了钢板+黏结层+SMA复合试件,以层间抗剪强度为评价指标,将黏结层各材料用量作为变化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五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碎石与钢板间黏结强度高,复合试件破坏均发生在黏结层与上覆层SMA之间;热熔型改性环氧树脂用量对黏结层剪切强度影响最大,第一层碎石撒布量影响最小;热熔型改性环氧树脂、第二层碎石及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用量3个因素变化时,层间剪切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用量分别为1.9kg·m-2、6.0kg·m-2和2.4kg·m-2;第一层碎石撒布量建议为6.0kg·m-2,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用量应在小于2.1kg·m-2区间进一步试验确定。
  • 周承国, 满晓磊, 周宏奇, 彭传耀, 刘 京, 金德鹏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单向拉伸对土-土工织物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同一种类型3种不同规格的有纺土工织物,利用常水头渗透仪分别对经向、纬向拉应变为0%、3%、6%、9%状态下的W100、W120、W150土工织物进行常水头渗透试验,并分析单向拉伸对3种织物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土工织物在受经向拉伸时,土-土工织物系统的渗透系数呈现出一种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受纬向拉伸时,土-土工织物系统的渗透系数不断增大且没有最终稳定值。
  • 陈丽君1, 刘向华2, 陈 墨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装配式建筑吊装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降低事故风险。为了实现现代装配式建筑吊装的安全性评估,研究引入了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相融合的评估方案,构建20个安全影响因素,采用毕达哥拉斯模糊集与层次分析法-最优解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安全措施投入与使用情况的中心度高达2.49,重要性最高。安全标准政策环境的中心度最低仅为1.12,重要性最低。安全应急方案的原因度高达0.75,影响力最高。D3工种搭配协调度的原因度最低,仅为-1.24,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最高。经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研究所提方法的应用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 王 威, 霍雨晗, 浦丽莉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热压层合工艺制备TC4f/LA91复合材料,并对其复合界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拓展Mg-Li合金复合材料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分别用金相显微镜(OpticalMicroscopes,OM)、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使用能谱仪(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er,EDS)检测元素分布情况、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分析复合材料的相组成,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C4f/LA91复合材料界面具有扩散效应,基体中的主要元素Mg、Li、Al与增强体中的主要元素Ti、Al、V相互扩散,并随温度增加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宽度(2~3μm)且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扩散层,实现界面复合效果,界面处物相稳定,无新相产生。TC4f/LA91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对温度和增强体分数敏感,基本不随保温时间变化,有明显屈服现象。在510℃保温45min工艺条件下、10vol.%体积分数的抗拉强度为297MPa,相比LA91基体抗拉强度增加50.76%,强化效果明显。在拉伸过程中,由于界面复合紧密,TC4纤维未被拔出,其断口呈颈缩,LA91合金基体未发生明显开裂。
  • 张欣雅1, 胡 枫1, 2, 徐建辉1, 周梓涵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选取2000—2020年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结合地理重心模型,分析气象要素、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对3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呈现“升—降—升”特征;异常风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呈现“正相位—负相位”特征;日照时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稻谷、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重心的偏移趋势分别是东北、西北和东南向;3)稻谷、玉米和小麦产量重心的偏移趋势分别是东北、西南和东南向;4)气温对稻谷产量有显著正作用;风速对稻谷有显著正作用,对小麦有显著负作用;日照时数对稻谷、玉米和小麦均有显著正作用;湿度对玉米有显著正作用。21年间安徽省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明显。
  • 程家福, 马 芮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运用多维度指标体系和2012—202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空间演进状态,得出中部地区综合水平逐年上升、三元动态耦合协调效应不断增强、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间强两头弱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未来五年各省差距逐年减少的结论。通过分析三元动态耦合关系,提出政府应均衡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育系统保障机制;高校建立健全职称评聘制度,科研人员树立社会服务态度;完善六省联动机制,打造跨区域联合体等多主体多层次建议,以期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李晓蕙, 刘 乐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类远航能力增强及捕捞技术提高,一些脆弱的海洋区域因环境破坏产生的连锁反应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谈判中,试图设立公海保护区来约束海洋敏感地区的活动。各国对海洋开发主张各异,部分海洋强国希望维护原有的海洋秩序,借助技术优势获得海洋资源。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应在BBNJ谈判中扮演积极角色,为世界海洋格局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做出努力。
  • 王晓晖, 李超峰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炼安徽民俗画中特有的艺术元素和精神文化内涵融入水墨画创作,既能够表现水墨画绘画语言的精神性,又能拓展当代水墨画创作思路和空间,为当代水墨画创新提供新途径,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探讨如何将安徽民俗画元素融入当代水墨画创作中的新思路,将传统安徽民俗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研究方向等内容在当代水墨画中进行创新表达,既保留安徽民俗画的特色,又使之能够与当代水墨画相契合。再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这种创新,以期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活力。
  • 李春梅1, 杨艳君2, 王 颖1, 程 云1, 修 芸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工科背景下外语类虚拟教研室是信息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建设,有助于提升工科院校外语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外语教学的新要求。面向G16联盟的全国部分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建设,以立德树人、资源协作共享、多元发展和“智能+”技术赋能为基本原则,打造数字化为支撑的网络化新型校本课程教研形态、协同构建“外语+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共享外语类校本课程、建立教师发展成长规划的建设内涵、基于TCSCOG运行模式提出“3+2+1”的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建设机制与运行模式、评价标准。实践证明,面向G16联盟的外语类虚拟教研室运行效果良好,可以为面向工科专业的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孙安琪, 杜 宁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的思政育人效果不佳、学习效果较差、课堂参与度低、考核方式不科学等痛点,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金融学”课程“智慧+思政”教学模式。该模式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采取“一二三四五”教学策略,分别从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模式的班级在学习成绩和满意度上明显优于普通班,达到了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 刘双红, 白 冰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4, 38(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推进展开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思想境界双重提升、推动课程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价值意蕴,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品质不高、教师能力亟待提高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分析构建高质量教学内容、完善师资水平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推进着力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课程设计、提升教学品质、强化教师能力、提升教育水平和重视学生需求、提升学习积极性等推进策略。